弱勢病人 醫界:藍領頭頸癌友不是次等公民!/勞工博命難3
「外界大概很難想像,頭頸癌病人住院期間,晚上還要出去打工賺錢…」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講述了一個很日常的辛酸個案。在診間裡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醫師,你一定要救我,我的孩子還小。」這群患者即使生病,都要想辦法賺錢。
看著病人為生計及疾病折磨,婁培人不平地說,「頭頸癌的健保給付要符合人道!」他認為,各種癌症的治療資源分配要公平,像是在癌症轉移復發上,不同癌別應該要統計整體治療上所有的資源包括標靶、化療、免疫藥物等,再進行分配,頭頸癌只有一個傳統標靶和化療,因此,治療資源應著重在證實對長期存活有效益,且是國際標準治療的免疫藥物上,讓不同癌症的患者可以受到公平對待,「頭頸癌病人不是次等公民!」
婁培人建議,健保在用藥規劃上應更細膩,像是癌症免疫藥物的基本用藥週期是三個月,可以每三個月評估一次,有效繼續給付,無效再調整成自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通通不使用,不給癌友治療的機會。
本土研究發現,頭頸癌的自殺風險是一般人的5.14倍,居各癌別之冠,肺癌、肝癌分別是4倍、2.92倍,進一步分析輕生原因,癌症治療的難易、生活品質的衝擊等,都會影響癌患的自殺意念。婁培人坦言,手術治療造成癌友的外貌改變,無法說話及進食,讓他們難以回歸社會,又因治療副作用大,得仰賴他人照護,對生活品質的衝擊很大,因此頭頸癌是自殺率最高的癌別。
「如果癌友的病情未好轉,一人罹癌拖垮全家更是常見!」婁培人強調,頭頸癌病人若能及早使用癌症免疫藥物,副作用與恢復的時間較短,他們就有機會儘速回歸職場,減少對家庭的衝擊,也能降低家庭長期照護的負擔。
推薦文章
-
老公為何聽不到我講話?50歲後聽力明顯退化 高頻接收能力最先下降
-
院長講堂/馬偕兒童醫院院長陳銘仁 真誠照護小病患 常保赤子心
-
【晚期肺癌最愛問】先別查活多久、怎麼辦?治療前必看QA
-
多發性骨髓瘤/四合一給付 醫籲:可移植患者優先
-
多發性骨髓瘤/癌症治病成本 生產勞力減損應納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