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行動緩慢,就是巴金森氏症?4個生活指南助改善
手抖、行動緩慢本來就是老人常見的情況,所以罹患巴金森氏症常被忽略,家人要提早發現並不容易。
神經細胞會分泌一種名為「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能夠協調人體的運動功能,但隨著年齡增長,神經細胞的數量逐漸減少。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治醫師戴春暉表示,這類神經細胞只要退化超過80%,患者就會出現巴金森氏症臨床症狀,包括:手抖、四肢無力、動作緩慢等。
一旦確認為巴金森氏症,一定要配合使用藥物控制,這種退化性疾病無法逆轉,只會隨時間直線退化,積極治療可以讓活動力改善到接近正常人,提升生活品質。家人應多鼓勵病患運動,適度的活動或復健訓練可以減緩肢體僵硬,改善動作的協調,像是太極拳、氣功都是不錯的選擇。
巴金森氏症患者生活指南
1.日常生活:在家中通道及樓梯兩旁裝置扶手,通道上不要有障礙物。
2.運動:游泳、散步、種花、太極拳、氣功等。
3.飲食:多吃高纖食物,例如蔬菜或是全麥食物,多攝取水分,防止便秘。
4.盥洗:在臥室、浴室安裝緊急鈴,在浴缸底部放一塊防滑墊。
推薦文章
-
便祕恐是失智前兆?腸道也會影響大腦 中醫授三大穴道「助腸胃蠕動」
-
年終聚餐季起跑 用消化酵素 守護腸胃健康
-
澳洲最新研究曝光 這歲數以上常聽音樂可降低近40%失智風險
-
骨科醫揭骨質疏鬆「5大早期症狀」:腰痠背痛、指甲易斷都是警訊!
-
院長講堂/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元皓 解除病人苦痛 堅守醫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