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頌凱醫師提醒:頸部椎間盤突出不開刀,也能和平共處?
許多上班族長時間與電腦為伍,下班後又躺在沙發或床上玩手機,經常一滑就是數小時,久而久之,肩頸不適成為家常便飯。
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只是壓力導致的小毛病。直到某天突然發現拿東西時使不上力、肩頸痠痛持久不退、手臂開始覺得有刺麻感、睡眠品質變差等症狀,甚至影響到工作及生活品質。小心!這很可能是頸椎間盤突出的早期警訊,務必盡快就醫,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而引發重症。
頸部椎間盤長期遭受外力過度擠壓時,可能會局部突出或整體向外膨出,繼而壓迫周圍組織,造成兩大病變──神經根病變與脊髓病變,於臨床症狀表現各異:
●神經根病變
麻、抽痛、刺痛、癢、電擊感、緊繃感、灼熱、撕裂痛等,以上皆是神經受傷會引起的症狀。頸椎間盤突出患者通常會感到脖子僵硬、疼痛,有時疼痛常伴隨麻木感一路延伸至肩膀、上背部或手臂,致使手臂無力或肌肉萎縮,尤其過度疲勞或長時間勞動時,病症常會加劇惡化。此外,夜晚時症狀特別明顯,患者多半會痛醒或難以入眠,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脊髓病變
頸椎間盤突出若壓迫脊髓,會導致四肢痙攣、肌力減弱或肌肉萎縮,重症者甚至無法行走、大小便失禁、下半身或全身癱瘓。
頸部椎間盤造成的病變,需 把握治療黃金時期做復健。
我常在門診對病患說:「要真正解決椎間盤突出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復健、二是開刀。」復健以牽引治療為主,也就是俗稱的「拉脖子」,循序漸進的從較小的力量開始熱身,將受到壓迫的頸椎拉開,恢復椎間盤該有的緩衝性,讓頭部重量不會直接壓在頸椎。
一般在做了牽引治療二、三個星期後,就會有明顯改善,絕大部分的病患都可以恢復得很好。如已接受三個月至半年的物理治療,症狀卻不見改善且尚無手術治療意願者,可進一步考慮「增生療法」。
增生療法是將高濃度葡萄糖的增生劑直接注射至頸椎病灶周圍之韌帶與小面關節,藉由多點注射提升頸椎穩定性,改善疼痛。事實上,只有一小部分的患者最後必須接受開刀治療。
當然,頸椎間盤突出產生的疼痛,對患者的睡眠或上班專注力常有不小的影響,針對急性發作的神經壓迫,往往令患者坐立難安。躺著都覺得不舒服時,在開立處方笺上,還會加上口服類固醇治療,幫助神經消腫,通常吃個二、三天就能見效,不必擔心使用類固醇所產生的後遺症。
整體而言,治療關鍵還是掌握在病患能否把握黃金時期積極接受治療。其次,要特別強調的是「椎間盤突出很容易復發」,患者經復健獲得改善,日後都要很小心的維持姿勢正確和運動習慣,以免舊疾重覆發生。
責任編輯:吳依凡
推薦文章
-
95歲奶奶在家坐著鍛鍊大腿 短短10天就有三大驚人效果:不再漏尿了
-
長者身體功能評估用LINE也行得通 六大重點功能 長者輕鬆上手
-
咳嗽、打噴嚏⋯不小心就漏尿?更年期必做「口訣操」有效改善尿失禁
-
邊記動作邊活動 揪團運動促社交、防失智
-
大谷翔平肩關節受傷 醫師解析常見肩關節半脫位3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