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藥物治療/延緩失智長者認知退化 專家:在家邊玩邊訓練
失智症治療中,除了針對情緒等症狀的藥物治療,透過認知訓練以延緩失智者認知退化,非常重要。衛福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建議,失智長者在家裡也可以動手、動腳、動腦,進行認知訓練不中斷。
失智服務據點通常會帶領長輩從事多元活動,維持參與度與活動能力。張自強以衛福部八里療養院附設中和職能治療所為例,透過隨手可得的撲克牌,運用其數字、顏色、形狀等多種排列方式,搭配接龍、十點半等多種玩法,促進失智長者不同能力,以減緩功能退化。
目前台灣超過28萬的失智者,有九成居住在社區中,目前已建置失智共同照護中心87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439處,但失智長者白天到失智服務據點,晚上、假日就得回家,也有一些長者尚無法進入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張自強建議,長者在家時,照顧者也可以透過不同活動安排,幫助長者們訓練和重建日常功能。
1.戶外運動:
每周規律地從事2至3次以上運動,可有效地預防生理功能退化及延緩失智的進展。建議先評估長者生理功能,依照現階段能力與體力規畫活動。走路、爬山、游泳、柔軟體操、太極拳、元極舞等都是不錯選擇。
2.節慶活動:
節慶讓生活增添不少趣味,可安排的活動包括:過年寫春聯、端午節包粽子、中秋節製作月餅,以及耶誕節裝扮成耶誕老人到鄰近社區報佳音和發糖果等。
看似平凡的節慶活動,卻是多元復健模式的一環,可讓失智長者感知季節更替變化及對時間的定向感,還能感受節慶喜樂的氣氛。
3.懷舊活動:
照顧者陪失智長者一起懷舊,有助於長者認知刺激,例如陪長者打彈珠、玩紙牌、聽老歌、欣賞老電影等,也可以與長者一起搜集過往的舊照片,製作剪貼簿。
如此不但能讓長者接受多樣的環境刺激,也可以與長者重溫過去歡樂經驗,有助大腦功能運作。
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推薦文章
-
羅志祥母阿茲海默症「記憶彷彿被橡皮擦抹去」!醫籲年輕多存腦本 三動防失智
-
靜脈雷射可增加運動表現、治百病?教授盤點研究論文給答案
-
「用嘴巴呼吸」壞處多 醫師示警:患某些疾病機率可能大增
-
院長講堂/屏東佑青醫院院長林進嘉 推廣精神健康教育 打造堅強社會安全網
-
【Podcast】Ep27.靈性照顧是什麼,如何幫助失智症者及家人重建關係、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