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看懂人體的「十二井穴」,幫助清熱安神健腦、調五臟
《難經》:「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藏六府其井滎俞經合所主病也。
由此可知,上古先人的養生智慧,認為身體就像是大地,經絡就是蔓延其上的江河,井穴則是經絡的源頭,調整著五臟六腑的和順康泰。其中,人體的上肢和下肢正是井穴的所在。
人體有十二經脈,個別對應著一個井穴,因此總稱「十二井穴」。十二井穴位於手部和足部,分別有:少商穴、商陽穴、中衝穴、關衝穴、少衝穴、少澤穴(以上手部)、厲兌穴、隱白穴、至陰穴、湧泉穴、足竅陰穴、大敦穴(以上足部),透過按壓這些井穴,幫助清熱、排瘀、安神、醒腦、開竅,等於是掌握了養生健腦的關鍵密碼。
人體十二井穴小檔案
‧作用部位:手部、足部
‧體質症狀:頭暈、頭痛、偏頭痛、目眩、頭頸僵硬
‧穴療要點:少商穴、商陽穴、中衝穴、關衝穴、少衝穴、少澤穴;厲兌穴、隱白穴、至陰穴、湧泉穴、足竅陰穴、大敦穴
‧疏通指引:上述穴道擇其二三,按壓五秒、十次為一個循環,並依情況增減
延伸閱讀:預防失智怎麼做?專家:8種腦補食物+10個健腦好習慣,助你提早護腦!
本文節錄:《活到100不失智:大腦逆齡對策,穴道醒神養腦術》一書
推薦文章
-
2025失智論壇/失智新藥新科技 植物新藥在美進入二期臨床試驗
-
【得獎名單公告】記憶力變差?健腦測驗,及早發現大腦警訊
-
【不失智的家常味】健腦食譜募集中
-
同樣是腹痛,大腸憩室炎痛的位置在「這裡」!1類型飲食助預防
-
聽損恐增5倍失智風險!專家授「搓手聽篩法」揪前兆 聽不見一聲音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