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延緩、不能治癒 失智症用藥時機仍有討論空間
老人家脾氣古怪、忘東忘西,可能不是老番癲、老頑固,而是罹患失智症。依照失智症盛行率7.78%推估,台灣約有30萬名失智症患者,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深入分析近年失智症就醫數據,提醒家有長者的家庭,留意失智警訊,及早就醫診斷,延緩失能。
根據健保資料統計,近三年失智症就醫人數逐步攀升,從28萬4,172人一路增加到29萬6,997人。失智症不僅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除了記憶力減退,也會影響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退化等,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嚴重恐影響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家人用心觀察「前驅症狀」,盡早給予診斷治療。
健保署長李伯璋分析,近年在政府、醫界及民間團體、媒體努力下,大眾已提升對失智症認知,而不再認為老人家行為異常只是「老番癲」。他透露母親也是失智症患者,像是作息不正常、重複講同一句話、煮飯忘記關瓦斯等,家人要用心從「前驅症狀」觀察,盡早就醫診斷治療。
「失智症問題是現代社會很大的挑戰。」李伯璋表示,每位失智症患者表現型態不同,嚴重程度也有差,曾有同事的父親時常在外迷路,讓兒子天天上演「尋父記」。雖陪伴失智症家人過程辛苦,但他認為仍要把握能陪伴的時光,「不然等家人離開,會遺憾沒有陪他走那段路。」
只能延緩退化,失智症用藥現行規定仍須檢討。
相較其他疾病有藥物、手術能治療,失智症用藥僅能延緩退化,無法痊癒。李伯璋透露,健保對於失智症用藥仍有諸多規範,像母親罹患失智症時,也是自費買藥讓母親使用。近年醫藥界不斷研究失智症藥物,若需用藥的患者僅靠個人能力很有限,政府適時介入便相當重要。
李伯璋說,政策規畫都是以病人為中心做考量,讓有需要的民眾得到支持。例如日前檢討骨質疏鬆用藥給付規定,過去須等「骨頭斷了」才能給付用藥,經過檢討後,應以更積極態度調整。而失智症用藥現行規定並不完全合理,若有民眾或團體反映,健保署都會正面思考並檢討調整。
要確診失智症需花時間,包括初步評估問診、了解過往用藥史及病史、症狀表現及惡化程度,再加上神經學檢查、抽血檢查等,綜合評估後才能確認是否為失智症。部分患者可能早有相關症狀,但未就醫檢查確診,或還不符合確診條件下,也無法透過健保給付。
李伯璋以近期檢討癌症用藥為例,過去等一線治療藥物沒效後,再給予第二線藥物,但若第二線用藥提前到一線使用,或許能有更好的效果。他認為,疾病治療概念不能都用財務考量做指引,以失智症來說,若先前已有相關症狀表現,應考慮用藥時機是否再提前。
跨區就醫情況不多,家人陪伴、日照與人互動很重要。
李伯璋表示,民眾要做外科手術,常傾向找「名醫」開刀,本身是外科名醫的他,憶起當年在台南執醫時,有病人預約大腸癌手術,卻在前一天取消,原因竟是要北上找李伯璋哥哥、台大外科權威李伯皇開刀。
至於失智症跨區就醫情況並不多,李伯璋舉例,像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的太太、台北榮總神經科主治醫師尤香玉,因專業能力強,吸引不少病人遠從中南部北上求診;近年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下,相信基層診所也能給予民眾最好照顧。
失智症除了醫療層面,更重要是給予陪伴。李伯璋說,他岳父也是失智症患者,近年參與日間照顧中心活動,與其他長輩互動、每天生活精彩,好過成天關在家中。他鼓勵民眾觀察家人有類似症狀應盡早治療,例如公婆若是失智患者,而媳婦沒有相關概念時,可能容易起衝突。
失智症盛行率推估人數,與實際就醫人數相當。
台灣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人數也必然增加。不過失智症盛行率推估數30萬人,與健保署統計29.7萬名失智症就醫人數相當接近,這樣的情況在其他疾病屬少見。李伯璋認為,失智症診斷方法與其他疾病不相同,也可能有部分失智者尚未被確診。
以110年失智症就醫人數年齡層統計,51至60歲為1萬3,536人,61至70歲則是4萬6,924人。李伯璋認為,人老化疾病會陸續浮現,65歲前後正逢退休之際,今年68歲的他也分享,每天維持快樂心情、也不認為自己老,退休在家不一定好,有時候忙一點有事做比較好。
他認為,人無法知曉未來會不會罹患失智症或其他疾病,維持愉悅心情、多念書讓腦袋靈光,相信是最好的解方。
推薦文章
-
記憶衰退是正常老化或失智?醫教你如何分辨及何者可能恢復
-
睡眠中拳打腳踢、大吼大叫是怎麼了?教授揭該如何應對與處置
-
什麼是超加工食品?多吃變胖又傷腦,專家帶你一次搞懂
-
為了在中年保持健康 專家建議50歲後應該多攝取的5種常見食物
-
阻肌肉流失、維持大腦認知…中年的你每周必吃5種高營養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