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福全/重建顯微手術輸出國際 台灣是搖籃

聯合報 魏福全/中研院士、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特聘講座教授、長庚異體複合移植中心主任

新冠肺炎疫情橫掃全球之際,台灣防疫成果斐然,守護國人健康,更已能協助許多國家。「台灣能幫助、台灣正在幫助(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是事實而非口號。多年來,「台灣已經幫助」的事蹟常為國際媒體報導,尖端醫療的重建顯微手術就是其中之一。

可供訓練的醫學中心很少

利用手術顯微鏡進行縫合微小血管、淋巴、神經的手術及自體組織移植,以重建身體各部位的缺損。這種手術萌芽於1960至1970年代,如今已經成為外傷、腫瘤及多種病變治療的主流,是先進外科治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這是一個至少需完成六年外科專科醫師訓練,才能再接受的訓練,養成難度高,加上儀器設備相對昂貴及師資缺乏,全球可提供訓練的醫學中心很少,因而顯微重建外科醫師嚴重不足,以致造成全球無以計數的人命損失及許多社會家庭無法負擔的殘障。

長庚擁10多位世界級大師

台灣投入這一領域較早,醫療制度完善,因此顯微重建手術的發展較其他國家好,其中長庚醫院更是40年來世界上病例種類最廣、病患最多、手術成功率最高、疑難個案希望所繫的醫學中心。長庚擁有10多位世界級大師,國內外醫師紛紛前來受訓,早在1990年代就是美國重建顯微手術學會推薦的訓練中心,為國際間公認顯微手術聖地「麥加」。

1980年至今,訓練來自86個國家,150位硏究員及2000多位訪問學者, 已完成受訓的專家很多已晉升為教授、主任,成為他們國家或國際學會的領導人。

林口長庚重建顯微手術中心提供國際學者的訓練分二種。第一種為一或二年硏究員( fellowship),每年由60至70名申請者挑選出7至8名;第二種為不需經過挑選,最長為期三個月的訪問學者(visiting scholarship)。

在一年之中,每位硏究員都要接受顯微手術最重要的四個次領域,包括頭頸臉部、上下肢、乳房及軀幹各部位的游離瓣移植、臂叢及周邊神經,以及淋巴水腫超級顯微手術的完整訓練。長庚為世界唯一能提供所有顯微手術次領域訓練的醫學中心,除了開刀房、門診及床邊教學,還要參加至少每周二次的晨間學術討論會。

硏究員訓練強調能力養成

這個訓練計畫也強調硏究能力養成,每位硏究員都被要求參與至少一個臨床或基礎的硏究計畫,並完成論文,學術研究討論會就是為此設計。為了讓每個硏究員完成訓練後,都能有信心、順利完成每一個顯微手術,課程設計強調多次反覆手作。

為避免術前思考不周、設計不完善,造成手術不良甚至失敗,要求團隊成員在術前針對個案重複討論,從相關文獻閲讀及批判,避免重犯前人之錯,新創意亦可做為硏究之用。總之,這是國際上最具獨創性的重建顯微手術硏究員訓練計畫。

長期以來,長庚已是國際重建顯微手術醫師的大本營,但基於創辦人王永慶及整形外科創辦人羅慧夫的精神,仍不斷思考如何有效傳播到世界各地,2015年起成立了結合研究員訓練與長庚大學的「國際重建顯微手術碩士專班學程」,為世上第一且唯一的創新計畫,讓學術硏究成為訓練計畫中的重點。

碩士專班訓練種子教師

這種訓練種子教師「Train the Trainers」的設計,讓硏究員學習外科技術,也養成學術硏究能力。不僅可服務病患,也學會訓練下一代醫師的重要能力。目前畢業於這個學程者已有20多位,引起國際高度重視,相信對全球未來重建顯微手術的發展將帶來更大貢獻,台灣在尖端醫療的成就也將更閃耀於國際。

整形外科 羅慧夫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