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文/一個人住也快樂
人類社會除了面對史無前例的龐大高齡人口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趨勢——獨居人口正迅速增加。依統計,台灣早在多年前單身戶已經過半,有三百多萬戶的納稅戶是單身戶口,行政院國發會預估2030年全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有八成是獨居老人。
當然,獨居不是老人的專利,各個年齡層一個人住的比率,全世界都在迅速增加。正如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所觀察到的:「年輕人想要一個人生活,中年人愛上一個人生活,老年人無奈必須一個人生活。」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或適合一個人過生活,但是要自在快樂地過獨居生活絕對有方法,前提是要預作準備與練習。依國民健康局最近的調查,台灣有六成的65歲以上長者幾乎足不出戶,當少了運動、也欠缺人際互動之後,失智失能的比例會大幅增加,也可能形成日本人所說的一個人住的「無緣社會」,日本每年有高達四萬多人是孤獨死,也就是死後四天以上才被人發現。
在過往,一個人居住多是處於人生過度期的暫時狀態,比如讀書時住在宿舍,或者剛開始工作,在成家立業前暫時租個套房;但現在的單身戶多半已是永久的住宅,因此要思考往後生活的需求,好好地規畫使用。
首先必須「斷捨離」,保持清爽的居住空間,這幾年市面上談透過整理房子來整理人生的書非常多,應該試著做做看,透過整理,不斷地檢視自己過去與現在的生活及人際關係;而且舒服的居家空間,會讓我們精神振奮,有動力回應內心的渴望及參與社會,整潔的居家也讓我們敢邀請朋友到家裡,這種親密感是人的幸福來源。相反的,紊亂的生活空間,只會讓我們逃避到銀幕裡的虛擬世界,沉迷後懶得做其他任何事情。
接下來要想清楚這個空間要住多久?因為人生不同階段需求不同,如果打算住到很老很老,那麼就要先預防萬一行動不便時,這個房子還合不合住?是否該及早改造成無障礙空間?或者需要人照顧時,是不是有預留空間讓看護休息?
同時也得考慮,居住空間不只是讓我們睡覺而已,如果能將興趣或喜好也在這空間完成,那是最棒的,而且假如能將空間規畫成能邀好友一起共享,更能增添生活的樂趣。
一個人住無拘無束,很自在,也很開心,這是身體健康而且事務繁多,在外工作或人際往來很忙碌時,回到只有一個人的住家可以享受寧靜。但是如果年紀漸長,沒有外在事物忙碌,那麼一個人的寂寞如何排遣?或者遇到生病或意外,呼天天不應時,如何確保安全?當我們在打造一個人的家時,內心難免有這些隱憂。
除了事先練習或安排一個人的生活,我們也要主動觀察是否自己的親戚或朋友已經在獨居中,適時提供建議和協助。比如,各縣市社會局都已開辦緊急救援服務,免費為獨居老人的家中安裝通報的機器與可隨身攜帶的按鈕,可以24小時跟服務中心聯絡,當意外發生時,可以提供緊急支援或救護車,並且通知緊急聯絡人。
總之,一個人生活絕對不等於寂寞與孤獨,但我們一定要主動練習,為自己安排生活節奏,一方面保持社會連結,另一方面又不會失去獨處的好處,那麼一個人生活就是生命最棒的時光了。
推薦文章
-
78歲老父賣房子搬進月費6萬豪華養老院 半夜打給女兒哭「想馬上回家」原因超心酸
-
我是高年級實習生/退休不只吃喝玩樂 擔任「問安老天使」
-
防詐騙怎麼做?/老媽看病遇金光黨 首飾變成麵條
-
76歲廖輝英家中重摔,後腦撞地獨自掛急診!已向兒女交待遺言:晚一天知道死訊也不用難過
-
老後不煩人/獨立不孤獨 美英日吹起「社區共生」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