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夫/從銀行衝業績 憂醫界道德危機

聯合報 黃達夫
上百人的門診就成為台灣醫療的常態。主治醫師忙著看門診,住院病人的照護就交給尚在受訓的實習及住院醫師,受訓醫師變成醫院的廉價勞工。

最近商業周刊報導銀行理專盜領客戶三億元,探討為何近十年來,台灣超過半數的本國銀行都發生類似情事,訪問了客戶、理專、銀行高層,以及主管機關後,發現整起事件背後,是銀行短視近利,上行下效的結果。

賺錢優先 客戶需求擺一邊

一位大型外商理專説,理專盜領或不當銷售,是整個金融界業績導向造成的。一般銀行主要的利潤來源,一是存放款的利差收入,二是手續費。但金融海嘯後,台灣的銀行利潤不到1%,幾乎無利可圖,銀行紛紛改為衝刺手續費。

報導解釋,一位低階理專月薪約5萬5千元,最基本業績門檻是月薪的4倍,一個月手續費收入須達22萬元,單月要賣出1千1百萬元的商品,才好過關,1年得賣出1億3千2百萬金融商品。即使全台1萬5千名理專,只跨最低門檻,總銷售額也接近兩兆元,等於台灣政府一年的總預算。

這金額還逐漸增加,組織目標與個人收入的壓力,讓許多理專以賺錢為優先,客戶需求擺一旁。

績效支薪 促使醫師衝量

這故事的情境,愈讀愈覺得熟悉,心想,這不就是台灣醫界的問題嗎?自從實施全民健保以來,因為支付制度延續公勞保制度,沒有重新經過成本精算,就如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所說,台灣健保便宜到不像話。

因為,支付標準大多不敷成本,醫界的因應之道,就是實施績效支薪制度,給醫師低廉的底薪,甚至零底薪,促使醫師去衝量、去搶病人,來賺取醫師心中想達到的薪資目標。

門診飽和 開發自費項目

不久,上百人的門診就成為台灣醫療的常態。主治醫師忙著看門診,住院病人的照護就交給尚在受訓的實習及住院醫師,受訓醫師變成醫院的廉價勞工,這就是台灣血汗醫院的由來。

衛生主管當局當然知道匆促看太多病人,誤診機率大,是不負責任的醫療行為,於是,就以「合理門診量」、「自主管理」、「總額預算」等措施,想要減少門診量。

然而,25年過去了,台灣病人每年的平均看病次數依然是15次,為歐美先進國家的3至5倍。在各醫院門診量幾乎飽和了,醫院就開始開發高價自費項目,競相投資新儀器,吸引病人接受尚未經過實證檢驗的醫療,然而,到底這些醫療有沒有價值,病人根本無從分辨。

最可怕心態「別人也這樣做」

面對銀行理專離譜的行為,商周總編輯説,在她心裡,最可怕的貪婪是貪「別人也這樣做」的心態。如果連最該在乎信任的銀行體系,都不在乎文化與道德資產的崩潰,台灣還有再升級進步的可能嗎?顯然,台灣的醫界也面臨類似的道德危機。

黃達夫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健保 勞保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