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居服員:語言接地氣 態度更重要
衛福部調查,全職居家照顧服務員平均月薪達三點八萬元,不少民眾開始打聽居服工作。但與其他行業要求的外語能力相比,居服工作的語言能力反而要「接地氣」,國、台、客語或原住民族語說得輪轉,求職才吃香。
衛福部公布居家照服員薪資調查結果,三百多家服務單位的全職居服員平均月薪三萬八千多元,採時薪制者平均時薪至少223元。另,年資未滿二年者占逾全體居服員五成,顯見居服工作開始注入活水,成為職場新選擇。
能與長輩溝通 台客語吃香
但相較其他行業所要求的外語能力,居服員的語言能力需接地氣。創辦「到咖手八八五」照顧服務媒合平台營運長洪莉茜解釋,居服員使用阿公阿嬤熟悉的語言互動,照顧效果更佳。所以和案家接觸第一件事是了解長輩的慣用語言。
洪莉茜認為,若長輩只說台語,而居服員無法用台語和長輩對答,就跟請移工看護照顧一樣有溝通障礙。所以,她面試居服員時,會特別標註對方是否會說台語或客語,特別是台語說得不溜,就會提醒對方其派案恐會少一些。
學習態度 比流利更重要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也說,以雲林地區為例,居服員會說台語相當重要,苗栗地區則是會說客語比較重要。但他認為,居服員不懂台語,則應該有努力學習語言的態度,讓長輩感受你的用心,「這比會說台語更重要。」
林金立舉例,曾有不懂台語的年輕居服員只約略聽懂長輩說的話,但無法以台語回答,於是就將長輩講的話錄音下來,帶回公司請同事協助解惑;也有人遇到只會說上海話的奶奶,就拿出小本子和奶奶手寫中文溝通,態度非常用心。
此外,他們也曾接手過一名鄉音非常重的外省伯伯,這伯伯說的國語沒人懂,只有照顧伯伯的一位居服員才聽得明白。林金立笑說,可能是這名居服員照顧久了才如此,連伯伯回診也要求居服員陪伴,不然醫師也聽不懂伯伯說的話。
多點用心 就能理解長輩表達
但也曾有居服員被案家投訴服務態度不好,居服員辯解是語言溝通問題,聽不懂長輩說什麼。林金立說,經深入了解發現,是居服員沒有耐心理解長輩想表達的事,不是語言問題、而是態度問題,「態度不對就真的不行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曾受過日本教育的長輩在失智後,其日文詞彙使用率大增。此時居服員該怎麼應對?林金立說,透過平日和長輩相處的過程,居服員多一點用心,通常就能理解長輩想表達什麼,這比會說什麼語言更重要。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長照服務法要求長照人員每六年要接受120小時的繼續教育,其中就有提供居服員當地的語言、飲食或文化素養等基礎訓練,盡量讓在地人照顧在地人,降低居服員與案家溝通不順的困擾。
失智後忘了台語
居服員日語引導 說服阿嬤洗澡
居家照顧服務員的語言能力除了要「接地氣」,會說外文也很加分。居家照服員王珮甄曾到日本實習兩年,說一口流利日文,最近台中市長照中心特別派案給她,原來案主是嫁給日本先生的80歲台灣奶奶,自失智後只說日文。她用日文安撫奶奶,並替久未沐浴的奶奶好好洗個澡,讓爺爺相當感動。
照服員王珮甄受訪表示,她所待的「御歸來居家服務所」以提供日式服務為主,而她曾到日本實習,所以可提供案家日語服務。她會接觸到這名只說日文的台灣失智奶奶,就是因為她會說日語的緣故。
王珮甄說,奶奶過去都是由日本爺爺在照顧,但夫妻倆已80歲高齡,爺爺沒有辦法再獨自照顧奶奶,於是尋求長照中心協助。她進到老夫妻家中發現,原來奶奶原本會說台語,但失智退化後只記得日語怎麼說,幾乎遺忘台語。
由於奶奶抗拒洗澡,好幾年沒有好好沐浴過。王珮甄用日語和奶奶溝通,一邊哄一邊引導她沐浴,終於讓奶奶能好好洗一次澡,爺爺也十分開心。
王珮甄說,台灣曾經歷日治時代,會講日語的長輩不在少數,長照若也有語言特殊服務,更能聆聽長輩或家屬的需求,使彼此溝通更緊密。
創辦「到咖手八八五」照顧服務媒合平台營運長洪莉茜說,照顧曾接受日本教育的長輩,居服員不一定要精通日語,只要會用日語簡單打招呼,或和長輩一起唱日本民謠,通常就能有不錯效果。
雖然多數長輩在生活對話上,是以很多語言交錯使用,多少會聽得懂國語。但洪莉茜說,她確實遇過只會講英語和上海話的長輩,此時居服員若具備一點外語能力,在工作上相當加分。
推薦文章
-
妻子患水腦症竟遭殺害 醫揭3大症狀:長者有無「磁鐵步」是關鍵
-
老老照顧又釀悲劇!呂秋遠籲旁觀者別只會比手畫腳,有問題通報社會局不是通報網友
-
「治療性運動有療效」X「居家科技輔具有智慧」 — 物理治療快閃出擊
-
2024失智永續論壇新診斷、新治療、新曙光 台灣邁入失智症照護元年
-
穿越迷霧 台灣愛滋40年血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