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國內每10名長者 就有1人吞嚥困難
國民健康署資料指出,國內65歲以上長者有21.8%於每周至少3次有進食嗆到的現象,有12.8%經過評估為吞嚥異常,等於每10名長者可能就有1人輕度以上的吞嚥障礙。
衛福部南投醫院林宛臻語言治療師表示,吞嚥的能力會隨著年齡而衰退,在無法察覺的情況下緩慢發生,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和機能狀況都有老化的現象,只是罹患疾病下,吞嚥功能會大幅衰退而容易被察覺。
一般人在老化過程中喉頭和舌頭的功能會減弱,因此吞嚥狀況可能會衰退,當喉嚨感覺變的遲鈍,肌力變弱,唾液可能會累積在喉嚨內,因此高齡者喉嚨裡可能會發現殘留許多唾液,這都是吞嚥功能衰退的現象。
吞嚥能力衰退時可能會引發一些問題,例如:進食過程誤入呼吸道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的危險;若是無法正常的吞嚥容易嗆到,進食量逐漸減少而造成營養不良,讓身體肌力衰退、大腦機能衰退,進而引起肌少症和失智症的發生,引起一連串的惡性循環。
透過反覆吞嚥唾液測試,可以發現吞嚥困難徵兆,例如:反覆的吞嚥唾液,測試30秒內能完成幾次,若能吞嚥6次以上,表示吞嚥功能良好;若吞嚥3至5次,代表吞嚥功能稍退需要注意了;僅能吞嚥2次,則已經面臨吞嚥障礙。
另外若是自身覺得唾液很多,吃完東西以後說話聲音的感覺變了、吃飯時或飯後會嗆到、經常性的清喉嚨、睡覺時常會咳嗽、時常覺得喉嚨卡卡,可能都是吞嚥能力下降的徵兆,建議可到醫院復健科尋求語言治療師的諮詢協助,維持身體健康。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改善衰老時間和生活質量 專家揭4種科學支持方法有助健康長壽
-
長期被忽略的平價好食物!醫推薦3個「超級食物」低調又健康
-
陳亮恭/慢性病防治 應走向動態、長期管理
-
【解開孝道枷鎖】關係導向的照顧 才能提升品質
-
不敢吃青椒?料理1招口感變香甜 跟它一起吃對身體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