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頻吐奶新手爸媽好崩潰 醫籲少量多餐多拍嗝
寶寶一喝奶就吐奶,令許多新手爸媽崩潰不已。醫師表示,嬰兒的胃容量小,發生胃食道逆流是正常現象,建議少量多餐、多拍嗝,千萬別自行減奶,寶寶肚子餓恐哭鬧更厲害。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今天在記者會中表示,生理性胃食道逆流是健康嬰兒常見的正常生理現象,由於嬰兒的胃部在餵食過後被撐大,下食道括約肌短暫鬆弛,導致胃部裡的奶容易逆流回食道,甚至從嘴巴溢出。
隨著年紀增長,嬰兒的胃容量慢慢增大、稠狀副食品的添加,嬰兒坐著或站立的時間增加,下食道括約肌鬆弛的機會逐漸減少,生理性胃食道逆流便會逐漸改善。
根據統計,4個月大嬰兒約有2/3每天至少吐1次,直到7至12個月大才會逐漸改善。
戴季珊指出,除了最常見的生理性胃食道逆流,嬰兒溢吐奶還有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像是蛋白過敏、幽門狹窄、腸道阻塞、腸道扭轉、先天性巨結腸症、先天性代謝異常、急性腎上腺不足,以及病理性胃食道逆流等。
她提醒,對於溢吐奶的嬰兒,一定要注意嘔吐物是否含有血絲或黃綠色的膽汁,以及是否有餵食困難、體重增加不佳、呼吸道症狀、活力下降等情況,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
家中嬰兒若確診生理性胃食道逆流,戴季珊建議,餵食方式應少量多餐、頻繁拍嗝、餵奶後保持直立姿勢,並且要避免激烈活動、睡覺時仰睡且抬高頭部、避免尼古丁接觸等,都有助緩解嘔吐狀況。
許多家長遇到嬰兒溢吐奶,常會自行減奶,但戴季珊指出,減奶對於改善溢吐奶的情況並沒有幫助,嬰兒反而可能因肚子餓哭鬧激動增加吐奶的機率,整天奶量不足也會影響生長,造成更大問題。
推薦文章
-
胃食道逆流的人怎麼喝咖啡?別吃飽喝、避1種烘焙法…專家教「這樣喝」不再灼熱反酸
-
胃食道逆流患者應攝取鹼性食物,避免酸性的?教授這麼說
-
別讓睡姿影響長期健康 專家曝怎麼睡有助大腦「清洗」廢物
-
哈佛研究:睡太多太少皆增肝癌風險!醫籲白天補眠最適宜時間
-
感冒好了卻還是咳不停?中醫:咳超過8週就是「慢性咳嗽」,這樣調理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