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症候群/幫孩子收心 命令不如鼓勵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專題報導】
學校開學,化解開學症候群,精神科醫師建議,除了調整作息,家長可和孩子討論新計畫,協助他們將心思拉回課業上。
過年每天看電視、唱歌放鬆,或出門踏青,但上學沒那麼好玩。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葉啟斌說,父母可和孩子討論新規畫,喚起他們主動性,鼓勵孩子將心思放在課業上,而非命令式要孩子遵守,以免孩子認為不是自己想出的方法,不想遵守。
葉啟斌說,調整作息很重要,尤其放假時常睡得晚,開學後很多小朋友還是習慣賴床,建議孩子的就寢時間盡量往前調整,讓孩子提早入睡,克服開學早起問題。署立台南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聶榮祖說,國小孩童房間勿擺設電視和電腦等視聽娛樂設備,否則孩子很難靜下來,也不易入睡。
葉啟斌也說,家長可先和孩子一起預習前幾課,讓孩子到校先掌握功課,如此可提高學習意願。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許正典說,年假活動多,爸媽常帶孩子趴趴跑,或全家人一起看電視到深夜,他建議家長不妨以身作則,除了與孩子一起早睡調作息外,並幫忙準備開學物品。
台安醫院小兒心智科主治醫師黃國洋建議,固定起床時間,飲食定時定量。
雖然多數孩子長假後都能收心,但黃國洋曾遇過長達兩周仍拒絕上學個案,或過去長時間適應不良、在學校人際關係不好、曾霸凌他人及遭霸凌者,這些人可能較不容易收心。
一旦開學後,孩子一直喊頭痛、肚子痛、不想上學,黃國洋說,如果排除疾病所致,情形長達一周仍未改善者,有可能是焦慮或憂鬱,建議可尋求輔導老師或精神科醫師協助。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
-
2025癌症論壇/癌二代更易憂鬱 張維宏:應建立支持系統
-
腸活專家推薦喝一款「神奇飲料」:增加腸道好菌還能抗憂鬱
-
難治型肌無力患者,盼新型生物製劑納健保 重燃生命希望
-
紅斑、濕疹又脫皮 季節變化皮膚毛病多 您不可不知的「斑脱疱快送」觀念
-
常打哈欠、靠咖啡續命?睡眠醫學會警告:問題比你想的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