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轉骨」 求診、吃補、多運動
【聯合報╱記者劉明岩/彰化報導】
孩子要「轉大人」,在什麼時機?如何補?才能幫忙成長發育,往往讓父母牽腸掛肚。彰化秀傳醫院中醫部主任廖文杰昨天說,秋天是「轉骨」好時機,可先請中醫師診斷,再調配「轉骨」處方,但同時也要多運動並注意營養均衡。
轉骨處方除男女有別外,服用時機也須注意,太早會刺激性早熟反而揠苗助長,晚了又會來不及,什麼時候才是最佳時機呢?
廖文杰指出,一般所謂的「轉骨期」是指青春期,轉骨除身高體格發展外,還需要注意身體器官發育有沒有成熟,女生約10至11歲左右進入發育期,男生大約晚1至2歲。
他說,傳統上認為春秋兩季適合轉骨,春天以立春到清明,而秋天則是立秋到白露,調養效果最好,在青春期前可從調養脾胃著手,使胃腸吸收好,營養才能充分利用。
轉骨處方可依男女生理的不同配合使用補養脾腎,疏肝理氣血的藥物與食材,如:羊奶頭、黨參、陳皮、茯苓、續斷…,與雞肉或排骨熟煮食用,即可促進生長發育。
坊間轉骨配方動則數千元,廖文杰說,他提供的配方,健保未給付,但每帖不過200元上下。
推薦文章
-
感冒好了卻還是咳不停?中醫:咳超過8週就是「慢性咳嗽」,這樣調理助改善
-
醫師和保健專家用10個飯前習慣養生「聞咖啡香氣」也有用
-
中醫大附醫榮獲2025年《Healthcare Asia Awards》雙料大獎 勇奪「年度醫院」與「年度CEO」 彰顯智慧醫療與永續領導力
-
春天潤喉就吃枇杷,但「這樣保存」甜度口感都流失!2步驟快速剝皮不沾手
-
癱瘓中奇蹟復原!「武醫」何宗融以中西醫合療自救 也救回重傷馬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