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分離焦慮症 說再見好難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開學已經一周,這幾天來校門口常見學童哭著不肯進學校的畫面。兒童臨床心理專家強調,部分孩子罹患分離焦慮症,家長得耐心面對,免得他們出現懼學及拒學行為。 報系資料照

中小學開學已經一周,這幾天來校門口常見學童哭著不肯進學校的畫面,家長不捨淚眼相對。兒童臨床心理專家強調,部分孩子罹患分離焦慮症,家長得耐心面對,免得他們出現懼學及拒學行為,影響學習表現,輸在起跑點。

7、8歲時症狀就會消失

分離焦慮症最常出現在首次離開爸媽的孩子身上,例如第一次到幼兒園上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蔡盈盈表示,嬰兒出生6到8個月後,就可能出現分離焦慮,2 、3歲時逐漸減輕。該院區兒童青少年心智科研究醫師蔣立德指出,大多數孩子7、8歲時,分離焦慮症就會消失不見,家長不用太擔心。

幼兒園和小一新生,剛好落在分離焦慮症的好發年紀,有些孩子上學第一天,就在出門或抵達校門時哭得聲嘶力竭,讓爸媽也紅了眼眶;甚至開學已經多天,每天送孩子進校門前都難分難捨。

給孩子時間宣洩情緒

蔡盈盈建議,幼兒園大多提供彈性選擇,家長可先從每周半天甚至2小時開始,並留下來陪伴孩子幾天,家長也要學會和孩子說再見的方式和口氣。蔡盈盈表示,大多數孩子和爸媽分離時,雖會感到十分難過,但經老師和家長合力安撫,大都可以漸漸適應新環境。

萬一孩子哭得死去活來,不妨給他們一些時間宣洩情緒,等哭停了再試著轉移注意力。蔣立德說,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只要和老師和同學玩一下,可能就忘了哭鬧和悲傷。

就因幼童情緒來得急,也去得快,過程中大人最好別威脅或強力要求他們嘴巴閉起來,甚至警告不可以再哭泣,以免造成心理壓力,影響人格發展。如果孩子的分離焦慮症沒有緩解,家長不妨帶他們就醫,尋求臨床心理科或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專業協助。

焦慮症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