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偏頭痛 家長憂心
【聯合晚報╱林進修】
頭痛不是成人才有的毛病,小孩子也可能罹病,神經內科醫師臨床觀察發現,有些小病號才剛上幼稚園,就飽受偏頭痛折磨。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傅中玲表示,根據最新調查顯示,國中生有5%罹患偏頭痛,比率不低,有些甚至在上幼稚園或小學時,就出現這個毛病。
常見原因 腦幹功能不穩定
她說,偏頭痛的原因很多,一般認為腦幹功能不穩定是最常見的原因,且可能和遺傳有關,爸爸媽媽罹患偏頭痛的小孩,通常也是好發族群。
成人偏頭痛大都持續4~72小時,兒童偏頭痛的時間則較短,從1小時至48小時不等,且痛的部位以前額及頭顱兩側居多,可能單側,也可能雙側同時痛起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黃正憲表示,除了心疼不捨外,家長通常擔心孩子顱內可能有病變,才急著帶他們就醫。
如果神經學檢查發現異常,或屬最近新發作的嚴重頭痛、頭痛型態有改變、頭痛合併持續嘔吐或意識障礙、半夜會反覆痛醒、早上起特別厲害等徵兆,黃正憲建議家長應儘速陪同就醫評估,及早發現有無其他病變,及早治療。
確診為偏頭痛後,其實也不用太緊張。傅中玲建議家長,如果孩子頭痛頻率不高,或是痛得不是很厲害,只需觀察即可。如果頭痛已影響到日常生活作息,可服止痛藥來緩解。一旦頭痛頻率變高,就應採預防性投藥來改善,天天服藥,持續3至6個月,只要腦幹功能趨於穩定,且頭痛頻率明顯下降,就可停藥。
藥物治療之餘,黃正憲提醒家長,讓小孩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型態,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並養成適度運動的習慣,都可以減輕頭痛發作頻率。
推薦文章
-
為何要吃綠色蔬菜? 醫揭綠色小精靈建構人體防護力
-
頻尿、夜尿、小便無力 男性50+易攝護腺肥大
-
75歲醫得糖尿病逾二十年 痛改一飲食習慣「告別藥物」還更年輕健康
-
疫苗、運動、飲食 遠離肺炎威脅
-
醫病平台/在宅醫療成為醫病互動的學習的最佳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