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兒喝米湯好吸收 有助腸胃補養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餵腹瀉脫水的兒童米湯,效果跟醫用電解質飲品一樣好。北市聯醫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楊佳峰表示,米湯本身含有天然的電解質與營養素,很容易吸收,幫助腸胃補養恢復。
楊佳峰表示,對於小兒腹瀉除了中西醫藥治療,也需防治脫水,尤其是急性腹瀉,通常輕度及中度脫水在最初6到12小時內,多給予清水或醫用電解質飲料,脫水情形改善後,大約經過1天就要逐步恢復正常飲食,最好食用白稀飯,更小嬰兒可以餵米湯。
米湯快速製作方式:首先將半杯米洗淨,用1公升的水浸泡半小時,再以大火煮滾2分鐘,轉為小火後煮至湯汁微白,熄火蓋上鍋蓋悶10分鐘,最後將湯汁濾出即為米湯。
醫師表示,腹瀉易傷脾胃之氣,脾胃之氣受損後,小朋友常常表現食欲不振與消化吸收能力不良,此時可以選擇藥味不明顯的養生藥材打粉混入食物中。
醫師提供食療方用在腹瀉癒後以促進食欲及吸收能力,可選茯苓、白朮、山藥、薏苡仁、蓮子、扁豆等分,以上藥物沖洗烘乾後,請藥房幫忙打粉過篩,一次約用量約10g,混入小朋友的三餐中,對於促進食欲與吸收很有助益。
推薦文章
-
苗栗醫療資源不足?鍾東錦:基層診所、社區支持當堅實後盾
-
不是只有鹹食才合適 9種水果也能用氣炸鍋做成香脆果乾
-
水瓶一天不洗會滋生多少細菌?如何正確清潔水瓶?1狀況應直接換新
-
清明氣候多變易受寒,養生4要點 !飲食著重健脾養肝,少吃油膩辛辣
-
我在急診的日子/腹絞痛脆弱時刻 醫護送暖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