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寶寶 近視、弱視風險高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台大研究發現,早產兒除有較高比率的視網膜病變外,眼球構造也與足月兒稍有不同,長大後出現近視、遠視、散光的風險也較高。 記者陳易辰/ 攝影

台大研究發現,早產兒除有較高比率的視網膜病變外,眼球構造也與足月兒稍有不同,長大後出現近視、遠視、散光的風險也較高。提醒家長,受孕周數低於30周或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新生兒,周歲前就要找眼科醫師檢查。

台大醫院副院長黃世傑指出,每年誕生新生兒中,8至9%為早產兒,雖然醫療科技已能搶救極低體重的巴掌仙子,但早產兒視力、聽力等健康問題仍值得關注。

台大眼科部主治醫師蔡紫薰指出,針對早產兒視力發育追蹤研究,共蒐集108名受孕周數35周或體重1500公克以下早產兒,在他們學齡期(7歲到9歲)進行視力檢查,並與同年齡學童比較。

結果發現,早產兒學童的近視、遠視、散光比率分別是48%、23%、73%,高於一般學童的29%、15%、41%。

早產兒為何有較高比率的屈調異常(泛指近視、遠視及散光),蔡紫薰表示,研究團隊以超音波檢驗早產兒眼球構造,發現和正常兒童略有不同,有近視的早產兒,其水晶體厚度較厚、前房深度較淺,有遠視的早產兒則眼軸較長,有散光的早產兒角膜孤度較陡,眼球構造異常疑是他們近視、遠視及散光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台大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楊中美表示,早產兒早發性近視和一般學童近視成因不同,早產兒長期點散瞳劑沒有療效,反而可能使房水無法順利排出,造成眼壓升高,引發閉鎖性青光眼。

蔡紫薰強調,早產兒出現弱視、斜視及屈光不正等問題的比率高於一般兒童,早產兒應在矯正年齡(從母親預產期起算)4個月、1歲左右,要接受眼科醫師診察,觀察是否有斜弱視,兩歲時做需散瞳的屈調檢查,及早發現問題,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早產兒 近視 遠視 眼科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