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立克法 娃兒救命招
【聯合報/記者賈寶楠/桃園報導】
桃園縣1周內傳出2名嬰兒窒息死亡意外,聖保祿醫院醫療部主任賈蔚強調,馬上求助、立刻急救是挽救小生命最高原則,但須注意嬰幼兒心跳快、胸腔小,和成人急救技巧不同。
賈蔚指出,若對一歲以上幼兒作心肺復甦術,需用雙手拇指按住肋骨中央,用「1下、2下…29、30」快速答數、連壓30下,每次按壓力道約深入胸腔三分之一,再抬高下巴,用口罩住幼兒口鼻吹氣2次。
若是不足周歲嬰兒,只要壓15下即可。每次連續施作2分鐘,檢查呼吸有無恢復,直到急救人員到場為止。
賈蔚說,目前醫界不太建議對成人施作哈姆立克法,但此法對1歲以下嬰兒相當有效,施作時用手扶住嬰兒臉部,小心放成頭下腳上、傾斜約20度姿勢,另一手輕拍背部5下,再將嬰兒翻回正面,用中指按壓肋骨中間5下,重複直到拍出異物、恢復心跳呼吸為止。
嬰幼兒表達能力不如成人,只要聲音忽然變微弱、音調提高、甚至無聲、無端面紅耳赤,都可能是呼吸道阻塞的徵兆,容易造成休克及心跳停止,4到6分鐘便對腦部造成永久傷害。賈蔚建議,家長要先撥119求援,再檢查若無自發性呼吸,馬上急救。
「千萬別讓嬰兒獨處!」縣府衛生局長吳成方提醒,多數意外都發生在嬰幼兒無人看顧時,即使時間短暫也可能造成遺憾。
家長也需注意嬰幼兒居家環境安全,建議可到桃園縣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tychb.gov.tw/big5/default.asp下載簡易環境居家安全檢測表,自我檢視、改善。
【2009/02/19 聯合報】
推薦文章
-
僅出生7天!男嬰染腸病毒釀敗血症亡 疾管署估10月進入流行期
-
睡眠呼吸中止症若不治療 醫提醒反覆缺氧恐間接造成三高問題
-
睡眠品質好不好靠感覺還是看數據?醫曝可自我觀察5大面向
-
傅志遠/AI說要做的檢查,醫師為什麼沒做?
-
慢病主題館【預防】把「健檢」當起點 打造健康管理防線 沒病就先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