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水泡誤會長水痘 醫師籲慎防感染
衛福部疾管署公布,近期腸病毒疫情就診人次下降,但臨床醫師發現,不少家長掀開孩童衣物發現全身長滿疹子,懷疑感染水痘。疾管署防疫醫師鄭皓元表示,因近期社區流行腸病毒A6型,初期感染仍以手足口病為主,但起疹先從手、足開始,與水痘從身體開始不同,提醒家長慎防傷口感染蔓延。
鄭皓元表示,腸病毒A6型的起疹方式,同樣會先從手、足開始,但水泡較大顆,少數醫師會誤診為水痘,但水痘傳染力較高,會有搔癢感,有經驗的醫師可正確診斷。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家長看到水泡,會將水泡刺破希望快點好,但臨床照護僅需保持乾淨通風、不用覆蓋以清水清洗,就能避免感染導致紅疹蔓延。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國內腸病毒上周門、急就診逾1.6萬人次,為近5年同期新高,是因今年腸病毒疫情較往年延後,就診人次才較多,但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就診人次已連續4周下降,已脫離流行高峰,預估10月底、11月初將脫離流行期。
疾管署統計,今年腸病毒疫情累計9起重症病例,包含一起死亡個案,社區疫情多為輕症,仍以克沙奇A型病毒較多。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僅出生7天!男嬰染腸病毒釀敗血症亡 疾管署估10月進入流行期
-
不是馬桶、水龍頭及牙刷架 醫師曝浴室最容易暗藏病菌之處
-
感染源不明 高雄本土登革熱增2例
-
32位醫師票選「不推薦服用成藥」台人旅日最愛買的藥榮登第一
-
嚴重恐致死⋯台大醫院示警球黴菌感染個案攀升 疾管署急發醫界通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