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升溫 發病一週內傳染力最高
天氣逐漸炎熱,進入腸病毒好發季節,今年以易導致嚴重併發症的「腸病毒71型」最受關注,5歲以下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家長除了需多注意重症前兆外,平時更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與病毒防護,以降低感染與傳播機會。
天晟醫院小兒科醫師溫秀惠表示,感染腸病毒並不是幼兒專利,大人也會得到,只是症狀比較輕微,與一般感冒不易區分。感染腸病毒後,約2到10天開始出現症狀,病人大多數可在1周痊癒,腸病毒會經由糞便排出,所以要持續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在發病前幾天,喉嚨與糞便中含有病毒,具傳染性,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高,人群聚集且空氣流通不良的場所容易造成群聚感染。家中嬰幼兒常因照顧者從戶外將病毒帶回家中,經由接觸或飛沫而感染,幼兒喜歡咬弄的帶毛玩具,容易殘留含有腸病毒的口水,也是傳染媒介之一。
腸病毒可能引發多種疾病,絕大多數症狀都屬輕微,最常引起疱疹性咽頰炎及手足口病,如果嬰幼兒出現嗜睡、嘔吐、心跳過快、冒冷汗或手腳冰冷等症狀,應立即就醫,居家照護則應多補充水分,吃冰涼食物以減少口腔潰傷疼痛,並在家隔離一周,不要出入公共場所。
推薦文章
-
苗栗縣民三成一為老幼者 著重疫苗政策預防傳染病
-
水瓶一天不洗會滋生多少細菌?如何正確清潔水瓶?1狀況應直接換新
-
3月媽祖遶境 醫師教保健4重點
-
衣服洗得又香又白,恐引發過敏、性早熟!醫師教從標籤辨識有害添加物
-
秋冬病毒感染齊發!留意「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常被誤認感冒 可能加重氣喘/CO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