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升溫 發病一週內傳染力最高
天氣逐漸炎熱,進入腸病毒好發季節,今年以易導致嚴重併發症的「腸病毒71型」最受關注,5歲以下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家長除了需多注意重症前兆外,平時更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與病毒防護,以降低感染與傳播機會。
天晟醫院小兒科醫師溫秀惠表示,感染腸病毒並不是幼兒專利,大人也會得到,只是症狀比較輕微,與一般感冒不易區分。感染腸病毒後,約2到10天開始出現症狀,病人大多數可在1周痊癒,腸病毒會經由糞便排出,所以要持續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在發病前幾天,喉嚨與糞便中含有病毒,具傳染性,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高,人群聚集且空氣流通不良的場所容易造成群聚感染。家中嬰幼兒常因照顧者從戶外將病毒帶回家中,經由接觸或飛沫而感染,幼兒喜歡咬弄的帶毛玩具,容易殘留含有腸病毒的口水,也是傳染媒介之一。
腸病毒可能引發多種疾病,絕大多數症狀都屬輕微,最常引起疱疹性咽頰炎及手足口病,如果嬰幼兒出現嗜睡、嘔吐、心跳過快、冒冷汗或手腳冰冷等症狀,應立即就醫,居家照護則應多補充水分,吃冰涼食物以減少口腔潰傷疼痛,並在家隔離一周,不要出入公共場所。
推薦文章
-
疫苗、運動、飲食 遠離肺炎威脅
-
餐後別急著刷牙 牙科醫黃斌洋籲「避免邊走路邊看手機」護齒
-
許金川/白天懸壺濟世,為何晚上執壺過夜!
-
大腸桿菌、諾羅病毒 食物中毒常見2「禍首」!上吐下瀉糞便見血速就醫
-
50歲主婦「捨棄電鍋和熱水壺」用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清潔變得超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