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人無症狀 新生兒照染腸病毒
疾病管制署昨公布今年第5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為一名出生7天大的男嬰,從醫院出院後入住產後護理之家,出現發燒、意識變化等症狀,送至加護病房,檢驗確認感染腸病毒,研判是遭無症狀的幼兒或大人傳染。
根據疾管署統計,上周的腸病毒門急診人次為1萬2743人次,為過去4年同期新高,目前社區流行的腸病毒型別為克沙奇A6型,今年共通報5例重症,3例克沙奇B5型、2例克沙奇A16型,其中2例死亡,分別是B5型及A16型。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說,該名男嬰於上月25日出生,出院後與母親入住產後護理之家,2日下午出現發燒,當日就醫,隨即收治病嬰室,7日因出現意識變化、發紺、心跳加快、血壓下降等症狀轉至加護病房,經醫院通報送驗確定感染腸病毒克沙奇B5型。
羅一鈞表示,新生兒感染腸病毒症狀,不會有幼兒的手足口病,而是出現缺氧、發紺、意識變化等症狀,提醒照顧者多留意。
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說,腸病毒71型容易在2到5歲的幼童族群造成重症,伊柯病毒或克沙奇A、B型病毒則是在新生兒身上造成重症,呼籲家長及照顧者接觸幼兒前要洗手,生病戴口罩等,避免傳染。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推薦文章
-
柯文哲緊急動泌尿道手術!什麼是水腎?水腎會自己好嗎?
-
2025癌症論壇/職業軍人七年抗癌,靠化療、標靶治療終於盼到女兒讀大學
-
感冒要多喝水,但要喝冷水或溫水? 醫曝這樣的溫度最科學
-
打造可信任的聯邦式AI平台 讓智慧醫療從高雄走向世界
-
秋冬病毒感染齊發!留意「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常被誤認感冒 可能加重氣喘/CO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