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疫苗 產後施打好時機

健康醫療網 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產後婦女要注意,除了尿失禁、痔瘡、身材走樣、皮膚變差、大量落髮及冒白髮等問題,還可能感染HPV病毒(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不得不慎!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癌科主任陳子和表示,產後婦女免疫力較差,再加上因為生產,導致子宮頸內裡外翻暴露更多表皮,易受細菌及病毒感染,此時若有抗體預防HPV病毒,可幫助減少罹患子宮頸癌風險,對產後媽媽有多一層保護,醫師建議可於產後回診進行HPV疫苗接種及抹片檢查,幫助自己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

對產後媽媽有多一層保護

陳子和醫師說明,HPV主要透過性行為傳染,可分成兩大類,高危險病毒如HPV16、HPV18型最常造成子宮頸癌或陰道、外陰部、肛門等部位的相關癌症,而低風險病毒如HPV6、HPV11型則會導致常見的性傳染疾病—生殖器疣(俗稱菜花)。

婦女若不幸罹患子宮頸癌,就算治療成功,常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陳子和醫師表示,目前子宮頸癌多採手術或放射性治療,手術切除子宮及周邊病變的組織,病人可能會喪失生育能力或影響解尿、解便功能;放射性治療則可能讓骨盆腔組織纖維化,膀胱、直腸或小腸也會因此受損,影響消化、排尿、血液循環功能,時間久後陰道萎縮更可能影響性生活。

應如何防範子宮頸癌呢?陳子和醫師進一步指出,預防子宮頸癌有三點,第一是安全性行為,應避免多重性伴侶、過早性行為;第二,定期抹片檢查,以及早發現癌前病變,透過局部治療,有機會保留生育能力。但抹片無法達到100%正確率,也非主動預防措施,因此建議再加上第三招「HPV疫苗接種」主動防護。HPV疫苗分為二價及四價,兩者都可預防子宮頸癌,但四價疫苗還能針對菜花提供保護,保護範圍較廣,兩種疫苗都應完整施打三次,目前研究顯示,保護效果至少可以持續十年以上。此外,經研究證實HPV疫苗安全性無虞,且在哺乳期間也可以施打,但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頭痛、發燒、噁心及暈眩,及注射部位的反應(疼痛、腫脹、紅斑、搔癢及瘀傷)等。

陳子和醫師建議婦女在生產完後,不妨在住院時先施打第一劑,產後1至2個月後回診時再打第二劑,順便做抹片檢查,半年後帶新生兒回院接種疫苗時媽媽再打第三劑,不需額外到醫院,就可確實完成三劑施打。醫師也提醒,HPV疫苗和任何疫苗一樣,並非用於治療,且可能無法對所有接種者都產生保護作用,因此定期抹片檢查仍不可少。

【更多健康資訊,請見「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

HPV 子宮頸癌疫苗 子宮頸癌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