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易早產 孕婦健保洗牙多1次
準媽媽常擔心照X光、上麻藥影響胎兒,就算牙痛仍選擇忍耐不就醫。不過孕婦口腔狀況不佳、有牙周病,可能會造成早產風險;健保今年起給付孕婦多一次免費清除牙結石服務,牙醫師提醒,孕婦的口腔健康檢查跟產檢一樣重要。
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牙周統合計畫召集人林世榮表示,孕婦如果口腔狀況不好,口腔裡的細菌會經過血液循環進入胎盤,引發子宮太早收縮,進而提高早產、胎兒體重過輕的機率。
統計顯示,患有牙周病的孕婦,早產機率比健康孕婦高近三倍,日後也可能因為母子共用湯匙等餵食習慣,讓寶寶提高齲齒的機率。
有些媽媽發現自己如同俗語所說「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林世榮說,準媽媽因為懷孕期間內分泌改變,或是常反胃吐酸水,造成口腔狀態改變,如果沒有注重口腔清潔,很可能累積大量牙菌斑,罹患蛀牙及牙齦炎產生牙周病。
他建議女性懷孕前就要做好口腔檢查,若有蛀牙等牙齒疾病,在第二孕期、也就是13至24周前趕快處理,讓媽媽牙齒好,寶寶也長得好。
健保署今年新增「懷孕婦女牙結石清除」項目,懷孕期間除了每六個月健保給付的一次洗牙服務,間隔三個月準媽媽可有多一次清除牙結石服務,希望孕婦更加注重口腔健康。
推薦文章
-
刷牙沒泡泡等於沒洗乾淨? 牙醫揭真正清潔的關鍵:不是牙膏
-
牙刷多久該換新?3個月其實是極限!牙醫揭比髒了更複雜原因
-
自己也可以輕鬆做到!專科醫推薦7要點「快速戰勝脂肪肝」
-
別為省小錢而賠上健康!專家列應立即處理掉的15種家居用品
-
牙線能不能重複使用?如何發現自己太用力? 牙齦流血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