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電磁波 孕媽咪節制講手機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媽媽打手機,是否影響胎兒和寶寶心智發展?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所研究發現,並沒有明確證據顯示,手機暴露會影響胎兒或寶寶神經發育及認知行為。
台大職衛所博士林靜君等人發表「母親手機使用與孩童神經認知行為發展」研究,刊於最新一期《台灣衛誌》。林靜君表示,現代人離不開手機,但手機電磁波對孩童健康有無不良影響,屢有爭議,研究團隊希望透過台灣本土實證研究,供各方參考。
林靜君表示,研究蒐集在大台北地區醫療院所生產的133對產婦及新生兒,從媽媽懷孕初期到產後一年,問卷調查媽媽使用手機的情形,另一方面依「兒童綜合發展測驗」及「兒童智力量表」,為寶寶進行發育成長評估。
結果發現,媽媽在懷孕期每天使用手機次數,低於3次者占五成四,使用手機高於10次者不到一成,至於手機通話時間低於3分鐘者,則有八成九,通話時間超過10分鐘者僅占0.7%;生產後使用手機頻率和通話時間,大致和產前差不多。
林靜君表示,專業人員針對這些受測者的寶寶,所進行評估發現,媽媽使用手機時間長短,並未對孩童神經行為發展出現明顯差別,每次講手機超過10分鐘者,也未發現對孩子心智發展有負面影響。
另外,林靜君說,研究發現,多數母親每天接聽手機通數少於3通,且每通電話通話時間皆少於3分鐘,可能與婦女在懷孕及產後自動降低使用手機頻率有關。
推薦文章
-
60歲男狂吃腰果和健康餐「一周要求嘿咻三次」拚生小孩 42歲妻快崩潰
-
騎腳踏車恐傷雄風 美研究:每周騎逾3小時降低受孕率「軟墊反而NG」
-
RSV全齡防治/一人接種,兩人受惠 林芯伃:孕婦施打RSV疫苗可保護新生兒
-
罕病SMA孕前「帶因篩檢」準確率僅81% 醫:新生兒篩檢可找出95%確診者
-
50歲熟齡女發生性行為還會懷孕嗎?醫師警告小心這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