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小龍女」 國健局大作戰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龍年湧現生「子」潮?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統計發現,今年一、二月出生人數,已比去年同期成長一點二倍;但出生性別比異常也微升,與正常性別比相較,恐怕少了四百五十五名「小龍女」。
正常出生性別比為一點○六,即出生女嬰一百人,男嬰應有一百零六人。台灣性別失衡已久,好不容易去年出生性別比,下降為一點○七九,創十六年來最低值。不過,國健局長邱淑媞認為,去年與正常性別比相較,恐怕還是有兩千多名女嬰消失在人間。
國健局簡任技正陳麗娟說,今年光是一、二月出生通報人數,已超過三萬五千人,比去年同期兩萬九千人高出許多;但出生性別比,卻悄悄攀升為一點○八八,高於去年全年的一點○七九,亦即,今年一、二月,可能有四百五十五名女嬰被「犧牲」了。
國健局副局長孔憲蘭說,每個月的出生性別比會變動,年初男女嬰出生比失衡情況略高,雖不代表今年表現,但值得注意。
衛生署已嚴格禁止非醫療必要的胎兒性別篩選,或性別選擇性墮胎。邱淑媞說,性別比達一點○八八時,推估可能有百分之三的父母,進行胎兒性別篩檢,若選擇墮胎,分散在不同醫療院所,「要抓不容易」。
國健局正展開「搶救女嬰大作戰」!邱淑媞說,將繼續加強監測、輔導醫療院所,並掃蕩性別篩檢違規廣告,今年不僅稽查曾有出生性別異常的醫療院所,也一季「掃」所有接生的醫療院所。
今年三月新版的孕婦手冊中,已列出疑似性別篩檢的全國、地方通報專線,希望透過社會氣氛,扭轉可能被迫消失女嬰的命運。
邱淑媞表示,當政策宣示,或媒體加強報導性別失衡議題,通常過幾個月後,男女嬰比就明顯下降,更接近正常值,社會關注一定有影響。
邱淑媞強調,「生男生女一樣好」,國健局也在龍年及俗稱「小龍」的蛇年,推出「守護『小龍』女」活動,期望台灣性別比,能在近兩年趨於正常。
推薦文章
-
苦杏仁有毒,入藥可治感冒、流感、肺炎!杏仁不等於苦杏仁
-
日本旅遊怎麼避免得流感? 林氏璧公開私人8項防疫小物
-
2025市售6款魚油推薦!解析魚油功效、挑選、如何吃才有感?
-
大S不敵流感享年48歲 胸腔重症科醫:年輕人也可能重症
-
大S流感併發肺炎逝!一般感冒會變成流感嗎?如何知道是不是流感?得流感必做7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