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產亂吃感冒藥 寶寶缺氧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懷孕後期,服用感冒藥要小心。一名孕婦服藥後生產,寶寶一出生卻發紫、喘不過氣來,原來是孕婦之前服用了止痛退燒常用的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造成新生兒的肺高壓疾病而缺氧。
這名28歲的孕婦是第一次懷孕,預產期兩周前,因為感冒導致喉嚨疼痛不已、嚴重鼻塞,先後到醫院、診所拿藥。後來出現陣痛生產時,寶寶一出生就缺氧、發紫,被診斷為新生兒肺高壓。
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表示,新生兒肺高壓多半是肺臟發育不良、心臟病等造成,但檢查這名新生兒並非先天心肺疾病因素,而是因為藥物引起,讓肺壓無法下降而缺氧。
經確認這名孕婦的藥單,發現之前醫院開立了孕婦可以使用的普拿疼,但因緩解不適的效果有限,所以孕婦另到另一家診所就醫,開立的藥物則是禁用於懷孕後期的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又因為診所藥袋標示沒有加註警語,因此差點釀成遺憾。
新生兒肺高壓死亡率可高達30%,幸好經過緊急插管、給予100%氧氣,兩周後這名新生兒病情改善,目前回診追蹤復原的還不錯。
新光醫院藥劑部也表示,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這類藥物是感冒時常使用的止痛或退燒藥,每家醫院常用的可能有三、四種,但卻可能影響胎兒健康。因此患者懷孕後期時,除了開藥的醫療院所要小心,孕婦服藥前也應該諮詢過藥師,更不應該隨便自行服用成藥。
推薦文章
-
耳鼻喉科擬改耳鼻喉頭頸外科 網疑惑「還能看感冒嗎?」 衛福部這樣說
-
冰箱就是你的藥箱!6種家常食材是「隱藏版好藥材」 吃對保健強身
-
40歲後不想心臟生病 專科醫師建議戒菸酒外還要「遠離一類人」
-
不用一萬步!「每天僅4000步」就能降死亡風險 哈佛講師:對老年人尤重要
-
「一分鐘登階」氣喘吁吁也要爬!世界肺阻塞日登階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