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乳教戰/我需要吸奶器嗎?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劉惠敏/台北報導】
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說,寶寶就是最好最天然的「吸奶器」,除非寶寶無法吸吮,多數母親並不需要使用吸奶器。泌乳初期是「刺激原理」,最好讓孩子自己來,一開始吸多少、就出多少而調控變成「供需原理」。
但如果因早產,寶寶不能自己吸吮或住在保溫箱,這時候就需要吸奶器。而上班族婦女可能需要另外擠奶,用手擠太累時,也可以使用吸奶器。
市面吸奶器價差很大,台大醫院護理長張桂玲提醒,重點不是價錢,而是不同的人需要不同尺寸吸奶器,因為有人乳頭像「花豆」大小、有人卻像「荔枝」,更重要的「不是吸力強、就是最好的」,吸力必須適度,才不會奶水沒出、因為強吸力導致微血管破裂,變成「血水」先出。
有些醫院或坐月子中心提供租用吸乳器服務,醫院等級的吸乳器配件可與機器分離,換新配件即可預防交叉感染問題。
【2009/12/13 元氣周報】
推薦文章
-
無須節食也不複雜 4個簡單飲食方式有助提升整體健康和長壽
-
性早熟造成骨齡超前?醫:肥胖也會造成骨齡暴衝、縮短長高時間!
-
50歲大腦衰退前超前部署 「8習慣」趁早養成降中風、失智風險
-
晨間慢跑讓血糖不降反升?糖尿病專科醫點名「血糖飆高」4大誤區
-
維他命B群因為是水溶性就沒風險嗎?教授告訴你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