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乳教戰/我需要吸奶器嗎?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劉惠敏/台北報導】
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說,寶寶就是最好最天然的「吸奶器」,除非寶寶無法吸吮,多數母親並不需要使用吸奶器。泌乳初期是「刺激原理」,最好讓孩子自己來,一開始吸多少、就出多少而調控變成「供需原理」。
但如果因早產,寶寶不能自己吸吮或住在保溫箱,這時候就需要吸奶器。而上班族婦女可能需要另外擠奶,用手擠太累時,也可以使用吸奶器。
市面吸奶器價差很大,台大醫院護理長張桂玲提醒,重點不是價錢,而是不同的人需要不同尺寸吸奶器,因為有人乳頭像「花豆」大小、有人卻像「荔枝」,更重要的「不是吸力強、就是最好的」,吸力必須適度,才不會奶水沒出、因為強吸力導致微血管破裂,變成「血水」先出。
有些醫院或坐月子中心提供租用吸乳器服務,醫院等級的吸乳器配件可與機器分離,換新配件即可預防交叉感染問題。
【2009/12/13 元氣周報】
推薦文章
-
「當我塑膠做的喔!」 醫師提醒:塑膠顆粒入侵恐傷腎又傷心
-
南台豪雨恐爆類鼻疽 3步驟防疫
-
低溫高溫都要注意!研究:2日內氣溫驟升或驟降增急性中風風險,2種族群最危險
-
降低膽固醇的首選水果 專家揭為何蘋果有益4原因
-
施壽全/醫德的最高典範 視病猶親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