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時罹患乳癌 究竟要保母親?還是保胎兒?
懷孕期間得乳癌的比率約占3%,機率雖不高,但孕婦對於是否「保胎」往往陷入天人交戰,一名37歲才懷上頭胎的陳姓婦人,懷孕6個月時診出乳癌,因擔心治療會殃及胎兒,苦惱萬分,後來經醫師慎重評估,決定先開刀切除病灶,產後再接受化療,結果順利保全孩子,也避免病情惡化。
義大癌治療醫院院長洪朝明表示,乳癌是單一性別中最常見的癌症, 國外婦女好發於55歲到65歲,國內婦女因人種基因不同,約提早個10年,且愈來愈年輕化。在醫學精進下,乳癌只要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存活率都很高,癌症期別在第1、第2 期,5年存活率甚至可達9成。但其中有3%的婦女,可能在懷孕期間發現罹癌,身心備受煎熬。
陳姓婦人懷孕6個多月時,自我檢查乳房疑有腫塊,就醫後確診罹患乳癌。洪朝明表示,陳婦到37歲好不容易懷上頭胎,卻發現得到乳癌,陷入保胎與否的掙扎,評估後決定先開刀,生完小孩後再接受化療,控制良好。
「懷孕婦女接受乳癌治療,預後並不會比較糟」,洪朝明說,就醫療的立場,多半會建議先保母胎,母親好,孩子才會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但多數母親為恐傷及胎兒,仍很掙扎。其實曾有懷孕3個多月的林姓孕婦,經局部麻醉,就完成乳癌手術,也順利產子。
不過他說,婦女懷孕期間,因為乳房脹大,在乳癌的確診上會增加難度,通常會延遲3到7個月才被診斷出來,據文獻統計,這當中癌細胞轉移的機會,會多到2.5倍。因此建議孕婦,懷孕產檢時,順道增加 乳房超音波檢查,儘早排除掉罹患乳癌的風險。
推薦文章
-
為癌友加油打氣!陶聲洋防癌基金會暖心送萬份健康關懷包 陪伴走過治療低谷
-
16歲高中情侶初嚐禁果「用父母藏的保險套」仍懷孕!專家解釋犯了什麼錯
-
醫病平台/光照進來的地方,不一定要有窗
-
許金川/六分鐘護一生,三分鐘護「半生」?上半身?下半身?
-
53歲女常頭痛、吃藥能緩解「還要看醫生嗎?」婦科醫:把症狀推給更年期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