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哺乳感冒了不要自行買藥吃
Q:懷孕或哺乳期間,感冒不能吃藥?
A:懷孕或哺乳期間感冒時,勿自行選購非處方藥品;有氣喘病史、慢性疾病等併用其他口服藥品者,應諮詢醫師及藥師,以免賠了身子又傷了寶寶。
感冒大多數是病毒所引起,但病毒種類多,目前並無對抗不特定病毒的有效藥物,因此治療感冒時,多是治療感冒所引起的症狀,用藥多少有風險。
發燒、頭痛、喉嚨痛及肌肉痠痛時,許多人會買「普拿疼」緩解上述症狀,醫師建議每日最高劑量為4000毫克,過量可能導致肝毒性,服用期間也應避免飲酒,以免傷肝。
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可用來舒緩發燒、頭痛,副作用包括過敏、腸胃不適、胃腸出血等,曾有胃潰瘍或腸胃出血病史者須留心。
常用來緩解鼻塞的藥品,其成分包括methylephedrine、phenylephrine及pseudoephedrine等,可收縮血管、解除鼻腔微血管擴張充血。然而,服用這類成分可能會血壓升高、心悸、失眠、焦慮等,此時應減少含咖啡因成分飲料,有高血壓、甲狀腺疾病及憂鬱傾向者應先諮詢醫師。
抗組織胺藥物可改善流鼻水、打噴嚏,但也可能會有疲倦、嗜睡、視力模糊、口乾舌燥、便秘及排尿困難等副作用,服用後不宜從事需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另外,這也是治療過敏常用的成分,應留心避免重複用藥。
含codeine成分的咳嗽藥可能導致嗜睡、呼吸抑制等副作用,若是正值哺乳期的女性使用,可能會隨著乳汁影響寶寶,導致嬰兒發生呼吸抑制的風險。食藥署曾警告,產婦於哺乳期間應禁止使用這類藥品 。
資料來源/藥害救濟基金會
推薦文章
-
冷藏能防止馬鈴薯發芽?發芽就不能吃?8個你以為正確其實錯誤的馬鈴薯觀念
-
67歲家庭主婦喪偶後發現「戶頭只有50萬」揭開亡夫退休還去打工的真相
-
乳房鈣化點是什麼,跟纖維囊腫一樣嗎?醫:9成是良性,但一情況可能早期乳癌
-
想吃什麼食物代表缺乏特定營養素!「嗜酸、辣」小心是身體在喊累
-
女性也有掉髮問題!醫曝「5元兇」讓你髮量愈來愈稀 更年期也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