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別以為過了2歲就沒事 這些毛病2歲後才出現
出生僅有742公克的寶弟,今年已經滿6歲,身為早產兒的他,即使爸媽悉心照料,仍出現早產兒最常見的身體問題,如視力、聽力等,醫師表示,早產兒通常會在2歲時進行第1階段的評估,多數孩童在2歲時,看不出太大的問題,使家長沒有每年帶著孩子定期追蹤,讓孩子錯過早療的黃金期間。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資深主治醫師陳慧如說,早產兒與一般的孩子相比,停留在母體的時間就比較短,根據研究顯示,體重愈輕的早產兒,在成長歷程中出現發展遲緩或是有動作、視力、言語表達的問題,會更加明顯。
陳慧如說,早產兒最早會先出現語言的發展遲緩,正常來說,早產兒的矯正年齡在1歲時,應該要會講5個單字,如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等,2歲應該要會講20個單字,3歲就要會講句子,但很多早產兒在早期評估時,通常不會有太大的異狀,很多家長就會認為「沒事了」後續也不會定期追蹤。
陳慧如說,若是沒有定期追蹤,會讓後續才可能出現的,如視力變差或是聽力、肢體動作、甚至是語言的追蹤都沒辦法進行,等到真正發現時,往往是5歲,必須要定期追蹤的第二階段才會被發現,當時都已經太晚了,早療最好的時間是在6歲以前,但是5歲才發現問題,只剩下1年可以矯正往往沒辦法有最好的效果。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症狀像漸凍,奪走呼吸的力氣!多18歲前發病 ,健保擴大給付注意2重點
-
院長talk/彰基兒童醫院院長陳家玉拯救無數早產兒生命,71歲恬淡養生遵守「2重點」
-
賈永婕與曾馨瑩提醒:新生兒如果發現呼吸不足,保握「這時間內」進行搶救!
-
院長講堂/新仁醫院院長吳政哲:追求健康沒有捷徑!靠運動紓壓,再忙也會跑跑步機
-
醫病平台/用寬闊的胸襟面對不同需要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