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在母肚中血液失衡 醫師靠這招挽回小姊妹
31歲的許小姐懷雙胞胎,卻在妊娠20周時,產檢發現有雙胞胎間輸血症候群,胎兒之間的血流失衡,導致大寶羊水過多有胎兒水腫,小寶羊水太少體重偏小,致死率達九成。馬偕醫院高危險妊娠科團隊緊急採胎兒鏡手術,讓胎兒在子宮內接受治療,幸運挽回生命。許小姐於35周剖腹產下一對健康小姊妹。
收治案例的馬偕醫院婦產科部高危險妊娠科主任陳震宇表示,雙胞胎間輸血症候群只出現在同卵胚胎的發育過程,盛行率為10%到15%, 因胎兒共用的胎盤血管相通,血液若供應失衡,嚴重恐使胎兒死亡,機率高達九成,且愈早發生預後愈差,胎兒即使存活,也有五成機會引發腦性麻痺等神經病變。
陳震宇說,雙胞胎間輸血症候群雖然不多,但過去遇到這種狀況,胎兒不是被犧牲,就是提早出生成為早產兒。所幸近年胎兒治療領域進步,可於孕婦肚皮注麻醉針,切開微小洞口再伸入胎兒鏡,利用雷射電燒,將胎盤間的血管相通處阻斷,能提高胎兒存活率,降低神經病變風險。
陳震宇說,許小姐為了寶寶健康,決定採胎兒治療,燒斷雙胞胎的共用胎盤相通血管後,雙胞胎順利生長,35周接受剖腹產。小姊妹出生時分別為1620及1640公克,若以阿帕嘉新生兒評分(Apgar score)滿分為10分評估,小姊妹各為7到9分、8到9分,算很健康,現在追蹤發育情況也表現良好。
「胎兒也是一位病人。」陳震宇說,少子化與孕婦高齡化,突顯胎兒治療的迫切性與重要性,但需透過產前檢查提早發現,包括胎兒肺積水、泌尿道阻塞或貧血等,只要進行適當治療與追蹤,都能更進一步保障孕婦與胎兒健康。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5大熱門納豆紅麴推薦! 納豆紅麴成分、功效、安心挑選完整解析
-
5大睡眠姿勢 哪一種最適合你?最不理想的姿勢是這種
-
地中海飲食明星食材!破解吃鮭魚的5個迷思,鮮橘色的魚肉不一定最新鮮
-
「電蚊香」比傳統蚊香安全?沒這回事!醫給3原則安全用蚊香
-
台中孕婦疑因氣喘失去呼吸心跳 醫提醒:懷孕持續用氣喘藥利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