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安胎補身 到底藥不藥?
懷有身孕的張小姐服用家人好意準備的十三味安胎飲「保產無憂方」,但服用後身體竟更加不適,不僅胎動更劇烈,還發生出血現象。醫師提醒,不少孕媽咪選用中藥補身,但未必清楚該如何正確用藥,小心愈補愈糟;以十三味安胎飲為例,這味藥有助順產與催產,僅適用於產前一個月、胎兒過大或胎位不正時使用。懷孕期間身體無不適,建議別亂服用任何中、西藥物。
開業中醫師陳潮宗指出,懷孕期間,孕婦依個人體質可能出現孕吐、視力、皮膚、牙齒、胸部等處可能有不同變化;懷孕後期,有些人會有背痛、頻尿、便秘、靜脈曲張、水腫等症狀。
為使懷胎過程順利,不少人會想辦法「安胎」,但陳潮宗說,無論對中醫或西醫而言,安胎都是十分難拿捏的病症,古醫書就寫道,妊娠期間用藥應慎用或禁用,在病情迫切需要的情況下,才可嚴格掌握劑量適當用藥。
劑量不同 作用差很大
不少人深信西藥傷肝腎,但對中藥無防備之心。陳潮宗說,未經醫師評估自行使用中藥,也可能有大風險,因為中藥的劑量不同時,有時作用差異甚大。以紅花為例,少用可養血,多用則活血化瘀,用量過大時可能釀成流產;再以當歸與川芎為例,少量調配而成的「試胎散」可檢視胎動,但若增量調製,則可能變成墮胎的「佛手散」。
在不同時機服用也會有影響,如催產的十三味安胎飲,若在懷孕初期使用,可能好好的人一吃就造成腹痛或異常出血;人們常用薏仁利水滲濕,但對孕婦而言,卻會使子宮產生興奮作用、降低橫紋肌收縮作用、產生羊水減少現象;中藥的使用講究對症,須與體質相符,若在孕期濫用中藥補品,特別是大辛大熱的補藥,不僅對胎兒與母親無益,反而會升高血壓、加重妊娠嘔吐等。
陳潮宗建議懷孕初期婦女,宜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吃巧克力、咖啡、酒等刺激性食物,少用芒果、蝦子、螃蟹等過敏性高的食物;若是要安胎、補氣血,可在前三個月就醫,經醫師評估生理狀態後再依處方用藥。
推薦文章
-
衣服洗得又香又白,恐引發過敏、性早熟!醫師教從標籤辨識有害添加物
-
健康補充新選擇!營養師推薦紅麴替代品「超級柑橘類黃酮」
-
誰該補充B群?6大族群這樣吃,貧血者、素食者記得吃這一款
-
經期能運動嗎?空腹運動會不會傷身?史丹佛教授給各年齡層女性的最佳指南
-
為何維生素D是台灣人最缺的營養素?維生素D怎麼補充才對?飲食+曬太陽的正確方法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