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輸卵管 醫師盡心救生育率
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預估到2050年,人口只剩1800萬人,衛福部台南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永隆昨在婦產科醫學會年會發表「搶救生育率不成、改搶救輸卵管」,希望更多婦科醫師為想生卻生不了的女性努力。
「這是國安重大問題卻沒人重視!」蔡永隆感慨,台灣現有一些獎勵生育措施,從結果來看根本無效,他過去在門診中不斷勸女性要生小孩,但近年效果愈來愈差,既然無法讓沒意願的人生孩子,只好讓想生卻生不出來的人有機會。
台南市一名40歲女子,結婚多年,因子宮外孕,摘除一側輸卵管,最近再度懷孕,檢查發現卻是另一側輸卵管再發生子宮外孕情況,該名婦人紅著眼告訴蔡永隆「如果這一側輸卵管再拿掉,就沒有自然懷孕的機會了」。
蔡永隆表示,子宮外孕約占正常懷孕的1%,最常發生部位在輸卵管,過去手術方式多數是摘除輸卵管,據統計,這類婦女再發生子宮外孕機會是正常女性10倍,一旦再摘除另一邊,以後想得子只能靠人工生殖技術,不僅花錢且成功機率低。
子宮外孕手術中,要保留輸卵管相當困難,蔡永隆將胚胎自輸卵管擠出後,為避免大出血危及母體,須以器械止血,但止血後會造成組織壞死,手術中每5分鐘放開止血鉗,小心翼翼處理,一年來成功搶救不少輸卵管。
他將手術心得在醫學會上發表,引起不少婦產科醫師共鳴,認為目前新生兒只有30年前的三分之一,但婦產科醫師卻是3倍以上,可為想生育卻遭遇困境的女性盡心。
推薦文章
-
9成備孕夫妻曾想放棄 生育醫學會揭3大卡關難題
-
為什麼陰道分泌物變黃綠色,會自己好嗎?醫曝可能三狀況 其一是性行為感染
-
突然腰痛怎麼辦?急診腰痛6常見病因,「這種」死亡率極高須馬上動刀
-
女性苦惱!因脫褲子尷尬而抗拒內診 恐錯失重大疾病診斷機會
-
打破先婚後育 這位「職場新手媽」籲女性擁抱生育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