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抗生素和剖腹產 可能影響幼兒腸菌
兩項新研究在新生兒如何累積保護性腸道細菌上,提供目前為止最清晰的概要,也是抗生素和剖腹產可能擾亂寶寶這項發展的最新證據。
美聯社報導,腸內菌往往不被人重視,不過這類菌不僅幫助消化食物,也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要角。一般認為,人體內的腸菌種類和數量可影響肥胖、消化系統疾病,甚至是氣喘和過敏等自體免疫疾病。
但幼兒是如何發展自己獨特的腸內菌,外界幾乎一無所知,今天這些研究在緊密追蹤寶寶至學步期後推斷,1到3歲是發展腸道微生物群系的關鍵期。
儘管如此,率領其中1項研究的紐約大學(NYU)布雷塞博士(Dr. Martin Blaser)提醒說:「沒有在這段關鍵期的適當年齡發展出適當腸菌會有何結果?我們不知道答案。」
布雷塞研究團隊利用每月糞便採樣追蹤腸菌變化,研究43名美國新生兒到2歲,麻州綜合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和布洛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團隊則追蹤39名芬蘭幼兒到3歲。
兩項刊登在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顯示,幼年時期不斷使用抗生素,會使得被視為健康微生物群系一環的細菌多樣性減少。
兩團隊將繼續追蹤這些幼兒,看看微生物群系早期差異是否真的會影響往後的健康狀況。麻州綜合醫院胃腸道部門主任塞維爾(Ramnik Xavier)表示,目前他們提供另個理由,解釋「3歲前開立不必要抗生素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推薦文章
-
地毯長期不清會怎樣?專家揭糟糕後果和正確清潔方法:別用抹布擦
-
春天就吃「頂級排毒食物」竹筍!藥劑師揭一族群和罹4種病不宜食用
-
感冒好了卻還是咳不停?中醫:咳超過8週就是「慢性咳嗽」,這樣調理助改善
-
紅斑、濕疹又脫皮 季節變化皮膚毛病多 您不可不知的「斑脱疱快送」觀念
-
45歲二寶爸不菸、每年騎單車跑山千里 小腿腫脹就醫「竟罹肺癌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