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憂鬱 專家:爸媽傾聽 一起解決問題
國內調查發現,家長教養方式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與求助意願,最怕負面情緒累積成疾,衍伸更多不良影響。專家建議家長,應每天固定花10分鐘20分鐘傾聽他的心事,傾聽完,還要帶著孩子明辨是非,面對與解決問題。懂得表達與溝通,較不會用負面方式宣洩。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董旭英說,國內調查發現,孩子較願向開明的爸媽傾訴心事,這是因為開明的父母會傾聽孩子心聲想法,若覺得不妥,聽完才會講反對意見。這般耐心傾聽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安心,知道父母願意了解自己。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林萃芬表示,當孩子遇到挫折,別用不要想太多等簡化的方式帶過,應與孩子談談事情發生的經過,了解事情背後脈絡,一同討論各種解決方法。若是孩子做錯事,他得學習負起責任,溺愛不是愛,愛是傾聽,並帶著孩子明辨是非。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家長應覺察自己情緒狀態,若壓力正大,出現易怒,常感冒,身體不適等症狀,可適時告訴孩子。若此時孩子正好犯錯或有負面情緒,建議家長先離開當下情境,待情緒較和緩後再處理孩子的問題。
推薦文章
-
科技業工作傷身?內科攜手在地健康管理診所推高階健檢留才
-
得流感時吃高纖蔬果反而NG!營養師揭病患不宜吃的2種食物
-
研究:50歲前養成「這些習慣」可降腦中風、失智症風險
-
26歲工程師「硬不起來」 醫:勃起功能障礙年輕化
-
改善衰老時間和生活質量 專家揭4種科學支持方法有助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