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陪伴兩極化 過猶不及養出大雄
一項今天公布的「親子陪伴大調查」發現有6~12歲孩子的父母親,近二成八出現過度陪伴,導致孩子人格特質如哆啦A夢裡的大雄一樣,缺乏自主能力;約二成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足,使得孩子的人格特質容易像流星花園裡的道明寺一樣,缺少安全感。
蛋糕品牌亞尼克菓子工房邀請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教授唐先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雖然超過七成父母陪伴時間是足夠的,但應留意父母陪伴子女的品質。父母與子女的互動將影響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人際關係、價值觀與責任感等。
唐先梅建議,每周至少四天、每次至少一小時,多正面鼓勵與專注傾聽。她指出,少子化和工作忙碌,導致現代父母親子陪伴兩極化,過度的陪伴,無論孩子從事任何事情都陪在身邊,易養成孩子缺乏自主能力。此外,調查也發現二成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足,其中甚至有六成父母平均每天與孩子相處時間不超過一小時。
不過,唐先梅特別提醒的是,一成七父母則有假象型陪伴的行為,也就是陪伴時不專心,時常出現處理公務(26.68%)、做家務(22.07%)、接手機等人際外務影響(39.19%)等現象。
唐先梅建議,忙碌的現代父母應共同討論親職分工,父母可輪流陪伴子女,至少每天固定給予孩子一段不被打擾的陪伴時光,並時常給予孩子正面且具體的肯定,讓孩子不會感到被忽略。
推薦文章
-
兒童是否罹心臟病 留意4大警訊
-
早晨用1分鐘就能開啟「正向模式」 長期練習能改變大腦創造幸福人生
-
人生有限且不可預測 逾10年臨終陪伴員曝最常被提起的5種遺憾
-
打造可信任的聯邦式AI平台 讓智慧醫療從高雄走向世界
-
2025智慧醫療論壇登場! 高雄打造全民健康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