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瘦才美 國中小「女紙片人」增多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教育部昨天公布國中小學生體位調查結果,發現在許多小學開設減重班後,「小胖子」現象已獲控制,體位列「過重」、「肥胖」者未再增加;但令人憂心的是,小小「紙片人」卻明顯增加,平均每5名國中小女生,就有1人體位「過輕」。
教育部體育司長王俊權分析,國中小女生體位過輕比率逐年提高,可能受到模特兒效應影響,以為瘦才是美;他呼籲還在發育階段的小女生飲食要均衡,不能只吃水果或流質飲料來代替一餐。
台北市東門國小5年級林同學身高有147公分,但體重只有33公斤,體位即屬「過輕」。她表示,平日吃得並不算少,也覺得自己的體重還OK;但她說,班上的確有幾個女生刻意減肥,中午吃營養午餐時,都只拿約2~3口份量的飯。
教育部公布數據顯示,國小生94學年度的「過輕」比率是18.6%,此後即一路成長,98學年度已增加到20.3%,女生的「過輕」比率更高達21.9%;國中生「過輕」比率則從95學年度的18.7%,增加到19.3%,其中女生過輕比率更達19.6%。
最新調查顯示,國小學生「肥胖」的比率則只有11.9%,約僅「過輕」比率的一半。
國中生「肥胖」比率則為14.9%,若依照性別來區分,胖女生只占了10.9%,比胖男生的18.6%少得多,顯示出女生的確更重視自己的身材。
王俊權說,根據BMI的換算公式,以身高155公分的國中女生為例,國一沒有41公斤就是「過輕」;同樣的身高,國二女生至少要有42公斤,國三女生要有43公斤,否則就是「過輕」。
教育部的調查也發現,在10~18歲(小三至高三)學生體適能部分,學生柔軟度、耐肌力都有進步,但瞬發力、心肺耐力則退步;分析部分原因可能是體適能檢測未落實,學生在測跑走時,其實是邊聊天邊走,沒有盡全力。
推薦文章
-
紅茶不是人人都適合喝!營養師曝5種人不宜喝紅茶:當心健康惡化
-
看似正向開朗,內心卻傷痕累累!假裝快樂的「微笑憂鬱」是怎麼一回事?
-
被宣告肝硬化,就是被判「死刑」了嗎?專科醫師授肝硬化逆轉方法
-
冠心症有前兆 10招自我預防
-
喉嚨痛持續超過3週恐怕不是一般小症狀 當心可能是癌症!喉癌6警訊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