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脂肪移植 最常使用在身體哪一部位?
「自體脂肪」是近幾年很夯的名詞,不少豐胸、臉部手術都將自體脂肪列為主打項目,讓許多民眾躍躍欲試,但到底什麼是自體脂肪移植呢?
自體脂肪移植,是將抽脂手術所得到的脂肪,經過純化處理後,再注射式填補至所需的部位,也就是俗稱的「補脂肪」。一般常用來抽取脂肪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及臀部。因為是利用自己本身的脂肪,所以不會有排斥的問題,而注射後的脂肪細胞在重新建立血液循環後,就會永久存活下來。
自體脂肪移植適合填補在臉部凹陷的地方,這些區域如太陽穴、夫妻宮、淚溝、眼窩、法令紋、臉頰及木偶紋;近來也有許多使用自體脂肪移植豐胸的案例。另外諸多的研究顯示脂肪組織中含有脂源性幹細胞(Adipose stem cell),具有使組織重生的能力,可提高皮膚細胞的活性,恢復皮膚彈性。
自體脂肪對於人體來說是一種自己身體的填充物(Filler),相對於自體材料,人工的植入物一般有:玻尿酸(Hyaluronic acid) 及微晶瓷( Calcium Hydroxyapatite)。自體脂肪相對於人工填充物,具有異物反應少、穩定性佳、成本低等優點。
自體脂肪移植手術通常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抽脂及補脂的地方會有約0.5 公分的小傷口。一般適需要補的區域多寡,而抽取適量的脂肪(20~200c.c. 不等),抽出來的脂肪會經過離心機將不需要的組織液及油分離出來,以達到純化脂肪的目標。手術後,注射處會有輕微的腫脹及瘀青,恢復期約3至5 天。此外,由於注射的脂肪會有部分吸收的情形,所以大約術後的第4 個月才會看到穩定的結果。
傳統自體脂肪移植存活率約在四成左右。本院使用的「精微自體脂肪移植器」,俗稱脂肪槍。這種脂肪槍能固定每次補入脂肪的顆粒大小,減少腫塊、不均勻的情形發生。
另外,過去自體脂肪移植大多做局部凹陷的單體填充,類似玻尿酸注射填充作法,不僅容易產生腫塊,脂肪存活率也較低。現在我們自體脂肪移植手術,運用多點、扇狀平舖的注射技巧,並以多層次( 深層、中層、淺層) 來打入脂肪,使脂肪移植的成功率提升至五至八成。
推薦文章
-
點拿鐵但不加咖啡?非常注重養生的家醫科老友帶來的健康體悟
-
正在減肥,早餐應該吃什麼?研究揭性別不同吃的也有差異
-
醫師研究「雙胞胎面相對比」:離婚竟比單身狀態還糟 吸菸日曬也老得快
-
外科醫每天手術後猛灌「500ml健康飲料」一掃疲憊 事後超後悔:傷肝的毒藥
-
他為健身一個月狂吃900顆蛋「壞膽固醇意外沒增加」:精力和性慾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