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後人生差很大?研究揭示長壽與慢性病風險的分水嶺
想像兩位70多歲的樂齡族,他們都活躍、獨立生活並享受人生。然而,接下來的15年中,其中一人卻罹患了2至3種慢性疾病,例如心臟病、糖尿病和憂鬱症,另一人則相對健康。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根據刊登在《自然老化》(nature aging)期刊的新研究,飲食習慣可能是其中關鍵因素之一。
飲食模式與慢性疾病的關聯
該研究追蹤了超過2400名瑞典高齡成年人,長達15年。研究發現,持續遵循健康飲食的人,慢性疾病的發展速度較慢;反之,飲食偏向促發炎(例如加工肉品、精製穀物和含糖飲料)者,疾病累積速度較快。事實上,促炎飲食已被證實會引發身體的低度慢性發炎。
研究分析了四種飲食模式,包括得飲食(專為保護腦部健康設計)、替代健康飲食指數(基於降低疾病風險的食物)以及地中海飲食,均與疾病累積較慢有關;相反地,促炎飲食則與疾病加速有明顯連結。
其中,在心血管及精神疾病方面,飲食的影響尤為顯著。健康飲食者較不易罹患心衰竭、中風、憂鬱或失智症。但在肌肉骨骼疾病方面,像是關節炎、骨質疏鬆症,飲食與疾病風險的關聯尚不明朗。
除此之外,女性及78歲以上年長者從健康飲食中獲得的益處更為顯著,顯示任何年齡階段開始調整飲食,都能帶來正面影響。
飲食影響老化的機制
為何飲食會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發炎反應。隨著年齡增長,低度慢性發炎逐漸出現,並與多種疾病相關。
富含蔬果、全穀及健康脂肪的飲食,有助於減少發炎,而高度加工食品和糖分則會加劇。
另一原因是健康飲食支持身體的復原力,提供維持免疫功能、肌肉質量及認知健康所需的關鍵營養素,長期下來能顯著改善老化過程。
需留意飲食只是影響健康老化的因素之一,身體活動、社交關係及醫療資源同樣重要。但提升飲食品質,是相對簡單且可行的方式,幫助高齡者延長健康壽命。
健康飲食建議
對於高齡者而言,研究作者建議多攝取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和全穀類,選擇健康脂肪來源,如芥花油及魚類,同時限制紅肉、加工肉品、含糖飲料及飽和脂肪。
這些飲食原則是上述健康飲食模式的基礎,也與較慢的老化速度、更佳的腦部健康及較少的慢性疾病發生相關。
整體而言,即使是微小的飲食改變,也能在晚年顯著提升生活品質和健康狀況。
【資料來源】
.Older adults who follow healthy diets accumulate chronic diseases more slowly – new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