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節氣後天氣更寒涼 食補祕訣「紅白合」護氣管!羊肉爐、薑母鴨先緩緩
昨天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陳博淵表示,霜降後天氣更寒涼,可多吃「白色加紅色」等食補,例如「銀耳蓮子湯」。
霜降養生重點保護氣管 「養血潤燥」多吃秋葵、木耳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表示,霜降後日夜溫差更大,雖是還是秋燥,但已從「溫燥」走到「涼燥」,此時養生重點在於「保護氣管」,應該少吃蘿蔔、蒲瓜、地瓜等寒涼食材,多吃「養血潤燥」食物,例如,秋葵、白木耳、黑木耳。
詹永兆指出,最近如果想進補,不宜過於溫補,薑母鴨、「十全大補湯」不適合現在食用,建議使用花旗參、黃耆、紅棗等不過度溫補的藥材,調製成可健脾胃的「四神湯」,「四君子湯」與「玉屏風散」也是補元氣的好物。
進補不宜過於溫補 羊肉爐、薑母鴨等立冬
「立冬需進補,但在霜降後可以先補一些。」陳博淵提出,「白加紅」飲食概念,像是山藥、蓮子、白木耳就屬於不錯的白色食材,若想加強血液循環,可加點紅色的枸杞、紅棗,燉點「銀耳蓮子湯」,就是相當好的霜降食補,潤肺、顧氣管。
陳博淵表示,下個月立冬進補,可選用羊肉爐、薑母鴨、燒酒雞等溫補食品,至於高血壓、容易出血體質等民眾,斟酌進補。
除了食補之外,詹永兆提醒,霜降後夜涼,若夜晚開窗戶通風,不宜吹太多寒氣,睡覺時務必注意腹部保暖。
陳博淵表示,天氣轉涼,末梢神經、手腳容易冰冷,應注意保暖,另需多保養髖關節,盡量不要「翹二郎腿」、「跪姿」,以便血液循環暢通。
【延伸閱讀】
霜降來臨後,楓葉會紅遍山頭?霜降養身從這「兩原則」挑,順利度秋過冬!責任編輯:葉姿岑
推薦文章
-
端午粽子熱量比一比 營養師4招健康吃
-
夏天睡不著?吃清補食材祛暑氣
-
「立夏」氣溫漸升易失眠、疲倦!1茶飲1穴位幫助立夏養好心
-
10種中藥材入菜抗壓安神!「中藥綜合維他命」紅棗,冰箱常備隨時吃
-
慢性腎臟病不可逆 醫揭腎功能受損少吃「1類食物」堅果也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