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中風與心臟病 速懂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及不飽和脂肪差異
脂肪在人體中扮演多重角色,不僅是能量來源,也能幫助保暖、維持皮膚與頭髮健康,並參與荷爾蒙合成,更是脂溶性維生素A、D、E、K吸收所必需。一般成年人每日總熱量的20%~35%應來自脂肪。
health.com報導指出,雖然脂肪常被貼上「壞」的標籤,但它卻是維持健康必需的營養素,關鍵在於攝取種類與比例。
好脂肪有助降低膽固醇與發炎,保護心血管,也對大腦功能與血液凝固有益。壞脂肪會提高低密度膽固醇(LDL,壞膽固醇),降低高密度膽固醇(HDL,好膽固醇),增加心臟病與中風風險。
飽和脂肪
飽和脂肪通常被認為是不太健康的脂肪。攝取過多會升高低密度膽固醇,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飽和脂肪在室溫下呈固態,主要存在於動物產品和一些熱帶植物油中。一些研究指出,椰子油和棕櫚油比牛肉或乳製品等動物飽和脂肪來源更有利於健康。
●來源:牛肉、豬肉、雞肉、奶油、全脂乳製品、椰子油、棕櫚油。
●特性:常溫下為固體,過量會升高LDL。
●建議:美國膳食指南建議不超過每日總熱量10%,美國心臟協會更嚴格,建議低於6%。
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Trans fats)是一種「壞脂肪」,在部分食物中自然存在,也可以人工製造。有些餐廳會使用含反式脂肪的油來油炸,因為這種油可以重複使用多次;一些食品製造商則使用反式脂肪,因為它能以低成本改善食物的口感與風味。
由於健康疑慮,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禁止使用人工反式脂肪。然而,每份食品中若含量低於0.5克仍被允許,同時在美國以外的許多國家,部分包裝食品中仍可能含有反式脂肪。
購買食品時,應避免選擇成分標示含有「氫化」或「部分氫化」植物油的產品。
●來源:部分油炸食品、加工糕點(甜甜圈、餅乾、派、蛋糕等),常來自「氫化植物油」。
●危害:升高LDL、降低HDL,增加心臟病、中風與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建議:FDA已禁用人工反式脂肪,但部分食品仍可能含少量,建議盡量避免。
單元不飽和脂肪
單元不飽和脂肪是有益於心臟健康的「好脂肪」,以單元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來源:橄欖油、芥花油、酪梨、花生醬、杏仁、南瓜子。
●功效:降低LDL,且能提供維生素E。
多元不飽和脂肪
多元不飽和脂肪是另一種「好脂肪」。與單元不飽和脂肪一樣,多元不飽和脂肪有助於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進而改善心臟健康。它還能提供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營養素。
●來源:深海魚、核桃、亞麻籽、豆腐、玉米油、芥花油。
●特點:含必需脂肪酸Omega-3、Omega-6。
●建議:應成為日常主要脂肪來源。
推薦文章
-
鮭魚、燕麥、低脂奶…「北歐飲食」有助縮腰圍、讓心臟更健康
-
常覺得壓力大?營養師點名「5種食物」會讓皮質醇飆高 咖啡、甜點都中鏢
-
40歲後記憶力變遲緩、思緒不再敏捷?專家推薦6食物清腦霧
-
喝酒「助性」?泌尿科醫揭4種地雷食物影響性功能!每天一顆水煮蛋才持久
-
果乾、麥片、堅果棒、植物肉 你以為健康的可能是偽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