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吃紅蘿蔔,可以改吃什麼?一表教挑嘴族如何聰明替換討厭的菜
現代外食族普遍蔬菜攝取不足,容易有便祕、血糖偏高、肥胖等問題。營養師劉怡里提醒大家,每天至少要吃3份蔬菜,蔬菜1份大約是煮熟後半個飯碗的量,可以幫助腸道蠕動,排便順暢、穩定血糖,還可以降低體脂肪。
不是只有「綠色」的才算蔬菜
很多人以為「蔬菜」只有葉菜類,但其實蔬菜不是完全指「綠色」的才算蔬菜。劉怡里指出,有很多人不想吃蔬菜,可能是因為討厭某些蔬菜的氣味,例如苦瓜、茄子、紅蘿蔔、香菜、韭菜、秋葵、青椒等,建議可以採用「替換」的方式,就可以吃到平常討厭蔬菜的營養。
吃蔬菜有5大原則
1.每天吃至少300克蔬菜(1.5碗至2碗)。
2.食用當季蔬菜,選擇多種顏色蔬菜,可以得到最多植化素也最營養。
3.好吃的海帶、菇類、玉米筍都是蔬菜,不用一直強迫吃不喜歡的蔬菜,導致害怕蔬菜。
4.預防便祕的人,可以選擇食用地瓜葉、綠花椰菜、香菇、黃秋葵、黑木耳等高纖維蔬菜。
5.腸胃不適者,可以選擇吃高麗菜、小黃瓜、冬瓜、白蘿蔔等低纖維蔬菜。
劉怡里特別提醒,蔬菜和水果不可以互換,因為有些蔬菜經由烹煮,可以得到更多脂溶性的營養素,但若是同樣份數下,水果的醣量比蔬菜多3倍。所以蔬果都要均衡吃,才能維持健康的身體。
推薦文章
-
嚴格全素、避開日曬?營養師曝看似讓人健康的8事其實很傷身
-
他為健身一個月狂吃900顆蛋「壞膽固醇意外沒增加」:精力和性慾都提升
-
餅乾、炸雞隱藏反式脂肪 小心吃出高血脂
-
不敢吃青椒?料理1招口感變香甜 跟它一起吃對身體更有益
-
女教師經期亂確診子宮內膜癌 醫師提醒避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