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類食物長時間高溫烹煮恐致癌 「這樣煮」最能保留營養價值
澱粉類食物是每人每日必需攝取的六大類食物之一,但用的烹調方式是否健康呢?
食物高溫烹調 增有害致癌物
台南市立醫院張麗娟營養師表示,澱粉食物在高溫烹調時會產生丙烯醯胺,這類產品包括薯條、馬鈴薯片。而高蛋白質含量的食物如牛、豬、魚、雞肉,在高於150°C的溫度烹煮時,蛋白質會分解或變性而產生異環胺,丙烯醯胺及異環胺都是屬於毒性物質。高溫烹調的時間越長,產生有害的致癌物質會越多,尤其是焦黑的部份毒素最多,因此建議民眾,少吃食物焦黑的部分。
低溫烹煮最好 保留食物營養價值
張麗娟營養師建議,以低溫烹煮方式最好,蒸煮是一種能夠保持食物營養價值並減少致癌風險的健康烹調方法,可保持食物的水分,也不會過度高溫。
而以涼拌、清蒸、燉煮、清炒等方式料理,肉類如要煎、烤,可先以微波爐或蒸煮方式料理,以減少高溫烹調的時間,降低有害物質產生。
維持均衡飲食 保持飲食多樣
張麗娟提醒,油炸食物本身熱量及脂肪都偏高,本來就不利健康,加上高溫易致癌,所以盡量減少攝取頻率。烹調食物多用蒸、煮、滷等少油的方法,多吃天然食物,保持飲食多樣化,不要過度依賴單一種類的食物,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就能降低特定食物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延伸閱讀】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8958】
(責任編輯:葉姿岑)
推薦文章
-
白肉神話破滅?新研究警示禽肉也致腸胃道癌!醫曝吃肉真正致癌關鍵
-
夏季感冒和冬季感冒截然不同怎預防?醫師教增強抵抗力的方法
-
大腸癌年輕化 多肉少纖維是罹癌關鍵!排便出現這些改變應警覺
-
雞肉每週吃超過「這個份量」,癌症、死亡風險增!醫教不傷身吃法
-
菠菜不只用吃的!喝菠菜汁護眼抗老又控糖 看懂5大健康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