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無益!水果營養價值高 營養師提醒慢性病患要注意份量
水果雖然天然健康,但對於三高族群和某些慢性病患來說,有些水果吃多了可能是禍不是福。水果該怎麼選、何時吃、又該吃多少?羅東博愛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陳姿伶為慢性病患開出了宜吃忌吃的水果菜單,提醒「多吃無益,慢性病患水果份量要注意!」
陳姿伶指出,水果的營養價值高,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更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有助維持正常生理機能,如維生素A、維生素C、花青素、胡蘿蔔素、類黃酮等,還有幫助腸胃道蠕動的膳食纖維,植化素則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功能,近年研究更出現防癌之效。
她提醒,蔬果最好天天吃,其中水果建議可以在餐與餐中間當點心,但尤須注意份量,多食無益。台灣癌症基金會倡導「蔬果579」,意即一般兒童建議至少每天3份蔬菜、2份水果;更進一步則鼓勵做到12歲以上女性每日4份蔬菜、3份水果;男性每日5份蔬菜、4份水果。每份水果約略是一顆棒球大或標準飯碗8分滿份量,多樣化攝取當季水果。
糖尿病
別喝果汁 水果份量要嚴控
陳姿伶表示,糖尿病患者尤其需留意自身血糖控制,有時水果小小一份,但含糖量驚人。有的糖尿病友以水果取代正餐,以為水果很健康便多吃,但這樣反而會導致過多糖分攝取,不僅達不到體重控制,可能因糖分攝取過多,造成高血糖危害。
她指出,水果主要巨量營養素為碳水化合物,因此糖尿病友在攝取水果時需請衛教師或營養師,依個人體位及活動量設計每日水果的建議量。
另外,市售果汁可能有額外添加精製糖的問題,且喝果汁容易造成糖分攝取過量,如一杯600cc柳丁汁,大約含6至7顆柳丁,遠超過建議量,榨果汁的過程也容易造成膳食纖維破壞。因此建議糖尿病友直接攝取新鮮水果,千萬不要用果汁取代水果。
高血壓
鉀調節血壓 應多樣攝取
陳姿伶指出,高血壓患者應避免的水果不多,反之,不少水果有降血壓的功效。水果中的礦物質「鉀」含量相對其他種類食物豐富,有幫助調節血壓的功能,因此鼓勵高血壓病友多樣化、適量攝取當季水果。
「得舒飲食」是被認為可有效幫助血壓控制的飲食法,其中也提到每日攝取足夠蔬果的重要性。
高血脂
適量水果清血管 過量有害
陳姿伶表示,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過高就稱為高血脂,是傷害血管的元凶之一。血液中的脂質堆積,影響血液的正常流動,嚴重時會形成動脈硬化,若飲食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動、阻止血栓的形成,就能降低高血脂帶來的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
水果含有水溶性膳食纖維,適量攝取有助於降低血脂肪,反之,過量則可能造成血脂過高。人體在能量充足的情況下,會將過多的能量轉變為三酸甘油脂,因此過量攝取水果,可能造成血中三酸甘油脂過高的問題,高血脂的病友攝取水果時應注意份量控制。
腎臟病
高鉀水果是大忌 楊桃別碰
陳姿伶表示,曾有一名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阿公,為了促進排便,每天吃2根香蕉,一驗血發現血液中鉀離子過高。
她提醒,水果的礦物質「鉀」含量豐富,腎臟病友代謝鉀的功能較差,過量攝取水果易造成血鉀過高,尤其哈密瓜、奇異果、香蕉、番茄、草莓等含鉀量相對高,吃多可能對心臟功能造成負擔,因此應注意份量。其中楊桃可能導致腎臟病患神經中毒,建議避免攝取。
生熟吃 各有營養
水果與蔬菜 無法互相取代
「蔬果」常被併稱,很多人好奇,水果能否取代蔬菜的營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營養師周千欽表示,水果與蔬菜確實在部分營養素有所重疊,但如維生素、纖維等,蔬菜含量普遍會高於水果,也因此較有助於排便,而其含糖量則常較水果低。
又如十字花科的高麗菜、花椰菜等含有硫配醣體等抗氧化物質,則是水果少見的。不過因水果都是生吃,蔬菜則多會加熱調理易破壞維生素,因此兩者營養成分並無法完全取代彼此。
不過,周千欽說,烹調後的蔬菜也不見得不好,部分營養素例如β-胡蘿蔔素、茄紅素等屬於脂溶性,在加入油脂調理後,身體較容易吸收,因此在蔬菜料理中反而容易取得。以番茄來說,大番茄適合烹調以攝取茄紅素,小番茄則當水果生吃,主要攝取維生素C。
交互作用不得了
服用降血壓、血脂藥 別碰柑橘類水果
羅東博愛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陳姿伶提醒,部分柑橘類水果,特別是葡萄柚及柚子可能會與降血壓、降血脂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高血壓患者服藥後吃柑橘類水果可能導致導致血壓過低、心跳過快的不良反應;高血脂病友則可能出現肌肉病變、橫紋肌溶解甚至急性腎衰竭的發生,因此若有服藥,宜盡量避免。一旦誤食造成身體不適,應迅速就醫。
推薦文章
-
延緩老化、降血壓血脂…天天喝茶好處多 6種抗發炎茶飲推薦
-
含氟牙膏中的氟化物會導致癌症或智商下降嗎?專家們這麼說
-
不吃主食、專挑無蔗糖成份血糖還是失控?營養師破除控糖5大錯誤觀念
-
75歲糖尿病嬤腳趾發黑險截肢 細胞治療重塑壞死組織
-
節氣小雪22日報到 中醫推2穴位、1茶飲養腎打通身體暖氣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