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吃這種顏色的碳水化合物!既能減肥又健康
許多人為了保持身材苗條,通常選擇少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但你知道碳水化合物也有分好壞嗎?
根據《BBC中文網》報導,很多人其實不了解碳水化合物也分為不同種類,而其作用與功能也大不相同。圖爾根博士(Dr. Xand van Tulleken)表示,碳水化合物可以分成澱粉類、糖類和纖維類3種類型。
澱粉類是最為人所知的碳水化合物,諸如麵包、馬鈴薯和米飯等,皆是典型的「米色碳水化合物」。糖類被稱為「白色碳水化合物」,碳酸飲料、糖果,以及加工和精製食品如蛋糕與餅乾,都包括在內。
澱粉類和糖類碳水化合物被人體消化後會轉成葡萄糖,為人體提供能量。但若是攝取過多這類碳水化合物,多餘的葡萄糖則會被轉成脂肪。
蔬菜和水果的膳食纖維是另一種碳水化合物,一般稱為「綠色碳水化合物」。這類碳水化合物除了可以讓人吃飽之外,也提供人體所需的維他命及礦物質,對牙齒和腸道都有益。
此外還有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例如扁豆、豆類和未加工的全穀類食物。這類食物較難消化,會直接進入到結腸,為腸道微生物提供養分,而非提供能量。
到底該怎麼吃碳水化合物才會健康呢?英國北部默西塞德郡的馬薩拉尼醫生(Dr Faisal Maassarani)就做了個試驗,讓一些體重超標或是患有糖尿病的病人減少米色和白色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並且增加綠色碳水化物的攝取,希望藉此改善他們的健康。
兩星期後結果出爐,參與實驗的七個人體重平均下降三公斤以上,其中一位罹患糖尿病十七年的人,病情「幾乎消失」。根據實驗結果,攝取好的碳水化合物不僅可以控制體重,還能讓人更健康。所以沒必要迴避碳水化合物,關鍵是吃哪種碳水化合物以及怎麼吃。
推薦文章
-
為何年齡增長更需要少吃糖?專家教你減糖技巧:無須完全戒除
-
味精會致癌?皮蛋引鉛中毒?「10 種不可常吃的食物」,真實性有多少?
-
吃冬瓜消暑、助解毒+消腫,但喝冬瓜茶有效嗎?營養師解答
-
「超級蔬菜」青花菜抗氧化力超強!煮法是關鍵 2秘訣保留最多抗癌營養素
-
解便祕還能穩血壓!苦瓜顏色愈深愈苦愈營養 3招降苦味易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