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困擾 中醫師:可能是「胸廓出口症候群」惹禍
不少人都有手麻困擾,中醫師認為,這可能是「胸廓出口症候群」惹的禍,建議可透過中醫治療舒緩。
柳營奇美醫院今召開醫療記者會,中醫部醫師許益彰表示,所謂胸廓出口症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簡稱TOS),是指在胸廓出口狹小空間內,因為神經(臂神經叢)或血管(鎖骨下動脈或靜脈)受到壓迫而產生一系列症狀,而根據壓迫的種類可分為神經源性、動脈性和靜脈性胸廓出口症候群,其中又以神經源性最常見,占9成以上。
此類患者常出現頸部、肩部、手臂、手指麻木、疼痛或無力等神經症狀,若壓迫到血管則會出現水腫、冰冷、蒼白等情形,任何需要抬高或持續使用手臂的活動都會使症狀誘發或加重,如梳頭髮、抱提重物、開車、或長時間打電腦等。另外也常在半夜或清晨睡夢中出現症狀。
他說,造成胸廓出口症候群,最常見的原因為肌肉異常及外傷,包括斜角肌、鎖骨下肌、胸小肌等過度緊繃,或是第一肋骨、鎖骨骨折,損傷後結痂組織生成,以及重複性動作造成慢性損傷,因此好發於常需舉手或抬手過頭的族群如運動員、低頭族、電腦族、車禍患者等。
許益彰強調,大多數胸廓出口症候群患者,在保守治療下都可以獲得不錯療效,但由於此疾病跟重複性工作型態、習慣性錯誤姿勢有關,除接受治療外,想要有效改善,平常可配合伸展、加強肌力鍛鍊運動、頭頸部及肩部姿勢的矯正、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等,對減輕疼痛不適、加速復原以及預防復發,都有極大的幫助。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每天30分鐘改善血壓血糖體脂!擊敗日行萬步的「日式步行法」,怎麼走才能走出最佳效益?
-
身體是否比你的實際年齡還衰老?教練推薦7個簡單自我測試
-
75歲醫得糖尿病逾二十年 痛改一飲食習慣「告別藥物」還更年輕健康
-
女子嘆「每天慢跑5公里」還是氣虛容易累 被揪一盲點:太堅持反而做錯了
-
50歲後你能輕鬆打開果醬蓋嗎?這個動作是能否長壽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