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線、耳穴治療是較長時間刺激穴位療法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部分民眾認為耳穴治療或埋線只能用於減肥,中醫師連永祥表示,埋線、耳穴治療是對穴位產生較長時間刺激的療法,並不單純用於減肥,也可以用於改善慢性病。
耳穴並非單純用於減低食慾,中醫師連永祥提到,也可用於改善慢性病,例如耳穴有內分泌點、三焦、耳中等不同的穴點,可用於調節慢性代謝性疾病的狀況。穴位埋線是指利用可被吸收的手術線,利用針具置入治療穴位,達到長時間刺激穴位的效果,所以也能用於疾病治療,但免疫力極度低下或非常虛弱的人,不見得適合施針,需由醫師判斷。至於糖尿病、傷口癒合慢者,針刺前醫師也會詳細評估。
穴位埋線原理與針灸類似,只是刺激時間更長。扎針時需要留意的是穴位選擇與刺入深度,中醫師會避免容易扎到臟器的穴位;而飽食、疲累的人也盡量避免施針。
;一般針灸時的捻針則是中醫針刺入穴位後,予以刺激的手法,但對身體較差、體質虛弱患者,醫師捻針會較謹慎,避免刺激過重、過快。
醫師提醒,想改善慢性病,生活型態也是關鍵,不規律飲食的習慣,甚至誤以為治療後就不需注意生活飲食習慣,這類患者就算治療能收一時之效,最終的結果仍是無效。
推薦文章
-
泡澡游泳後手指起皺很正常?起皺程度少竟可能是2種疾病
-
只有肥胖的人才會得糖尿病?年紀大了血糖比較高是正常的?
-
穩定血糖怎麼吃?6類食物幫你降低餐後血糖波動又有飽足感
-
一半洗腎患者是糖友 醫師教你從改變飲食開始防糖尿病腎病變
-
肥胖、不運動是最大原因 長期胰島素阻抗當心會惡化成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