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藥有助控制疾病 中藥雙向調節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化學藥物往往短時間內可以發揮作用,但中藥比較容易通過腦血屏障,中醫師李政育認為,有些化學藥物由於是單一化學結構式,短時間內在血中濃度升高,有助控制疾病,但長期使用,可能反而抑制受損臟器組織本身。
中醫師李政育指出,化學藥物更可能導致過度刺激或過度抑制,而天然藥物大都有雙向調節的功能,在臟腑功能不足時有刺激興奮的功效;功能亢進時,又能抑制之,與很多單一化學結構式合成藥物的單向功能不同。
例如中藥傳統方五苓散具有明顯的雙向調節作用,故腹瀉時服用可發揮健脾止瀉的功能;便秘時服用,能助化氣布津,改善便秘。
不少天然藥物有雙向調節的功能,醫師指出,雙向調節是在臟腑功能不足時有刺激興奮的功效;功能亢進時,又能抑制之,與很多單一化學結構式合成藥物的單向功能不同。
中醫認為健康的關鍵在於維持陰陽平和協調,醫師指出,例如免疫功能亢進與紊亂者拼命加強抵抗力,效果適得其反。亢進或低下的免疫易致疾病叢生。例如紅斑性狼瘡發作與免疫紊亂有關,並非免疫力不足,不適合一味加強免疫力。
醫師指出,免疫系統平和代表其功能不過亢也不過低,此時免疫系統不會紊亂地攻擊自身細胞;也不會過於低下而無法抵禦外來致病因子。
推薦文章
-
2025失智論壇/失智新藥新科技 植物新藥在美進入二期臨床試驗
-
2025失智論壇/林欣榮:植物新藥、外泌體新藥延緩神經退化是治療新方向
-
暴雨成災釀交通中斷!衛福部不讓人力涉險 首啟動「無人機送藥」
-
感冒喝熱湯是無根據傳統還是真的有療效?最新英澳研究給出答案
-
針灸、拿藥只能二選一? 健保署:均有健保給付、違者開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