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外用留意 酊劑易使傷口潰瘍已禁用

聯合新聞網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中藥外用也需留意刺激性。三軍總醫院中醫部林高士醫師在一場中醫論壇中指出,例如外用的中藥酊劑就是將中藥飲片剉為粗末,浸泡於酒精溶液,製成浸出液,但酊劑具刺激性,局部瘡瘍潰口與糜爛處禁用。

酊劑如果不留意保存,很容易變質。林高士醫師提醒,酊劑需存於遮光密閉的容器裡,需裝滿,在涼暗的地方保存。有些酊劑殺蟲止癢;有些酊劑則用於消腫、止痛,活血。但具體應用酊劑前需先諮詢醫師。

但需留意的是,有些公告的中藥外用因具刺激性,需視為藥品,而非保養性產品。以往部分研究中,例如中藥白芷常作為治療皮膚疾病的外用藥劑成分,中醫認為其辛,溫,無毒,有祛風燥濕,消腫止痛,通竅排膿的功效,改善風邪,解肺經風熱,頭面皮膚風痹燥癢。

臨床研究顯示,白芷全草含有揮發油及香豆素類物質;白芷酊劑加光照射能輔助改善部分皮膚問題,對部分細菌和皮膚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也具有解痙作用,可改善微循環。但白芷也具一定的刺激性,不能隨意使用。

另一味常見中醫外用藥材白附子則用於改善瘡瘍疥癬,皮膚瘙癢。中醫研究發現,白附子的根有抗發炎作用,可顯著降低大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草藥煮水薰洗或放涼濕敷患處是傳統中醫外治法之一,三軍總醫院中醫部林高士醫師在一場中醫論壇中指出,患部無滲出液時可以煎湯薰洗;若有滲出液時必須放涼後濕敷;以鮮草藥外敷則需考慮清潔與消毒問題。

中藥煮水後放涼濕敷較無細菌感染等問題,但林高士醫師提醒,如果直接使用鮮草藥,最好先清洗、浸泡於稀釋的殺菌消毒藥水中再外敷,使用前建議先諮詢醫師。

臨床上中醫常使用中藥黃柏、馬齒莧等藥煮水濕敷,改善皮膚發炎,對於慢性濕疹、手足癬、掌部角化,以及其它肥厚性、角化性皮膚病,中醫多以地膚子,蒼耳子、蛇床子,苦參,百部等不同組合,煮沸20分鐘後待溫浸泡,一般濕敷患處每次20~30分鐘,日敷1~2次,有助燥濕潤膚,止癢。

中藥煮水濕敷也用於改善真菌感染。這類問題容易發生在皮膚黏膜層,病患常見爪白癬、足白癬、毛髮部白癬等,的免疫機能低下,皮膚黏膜局部抵抗下降,或者是環境不利因素,容易發生真菌感染症。

要治療爪白癬也必須徹底治療手足白癬,才能避免頻繁復發。醫師指出,手足白癬是極常見的皮膚病,是由真菌侵入足部表皮所引起。發生於兩側足底及趾間。

鱗屑角化型的患者也可用中藥水劑浸泡或採濕敷、外擦、浸浴、洗滌,助清熱消腫,止癢收斂的效果,但需由醫師建議適當的藥材組合。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台灣新生報

健康醫藥精采內容,詳見台灣新生報網站

皮膚病

推薦文章

>